高才长恐不同时,独有春风酝酿之。
四海千秋一坛坫,苏黄李杜合论诗。
高才长恐不同时,独有春风酝酿之。
四海千秋一坛坫,苏黄李杜合论诗。
此诗《题何润夫春风四瑞图画梅花牡丹石榴菊花二首(其一)》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沈瑜庆所作。诗中以“高才长恐不同时,独有春风酝酿之”开篇,巧妙地将才子与春风相联,寓意才华横溢之人总担心与良机错失,而春风则象征着机遇与和煦。接着,“四海千秋一坛坫,苏黄李杜合论诗”两句,将视野放大至整个历史长河,指出无论古今,才华横溢者都能在文学的舞台上并驾齐驱,共同探讨诗歌的奥义。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对文学创作与传承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才华与机遇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