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丈新从湖上来,君家方筑水中台。
百年风力谁能挽,万古云根我更培。
袍笏有时真合取,斧寻何处尚须裁。
题名未敢轻拈笔,恐露精光逼斗台。
石丈新从湖上来,君家方筑水中台。
百年风力谁能挽,万古云根我更培。
袍笏有时真合取,斧寻何处尚须裁。
题名未敢轻拈笔,恐露精光逼斗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观冯廷伯园池湖石》,通过描绘冯廷伯园中湖石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园主的敬仰之情。
首联“石丈新从湖上来,君家方筑水中台”以“石丈”形象地描绘了湖石的高大与独特,同时点明了湖石刚从湖中而来,暗示其自然天成。接着“君家方筑水中台”则展现了园主正在建造水中的亭台,预示着将与湖石相得益彰,营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
颔联“百年风力谁能挽,万古云根我更培”运用夸张手法,赞美湖石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坚韧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愿意继续培育和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的决心。这里“云根”既指湖石的根基深植于云雾之中,也暗喻其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颈联“袍笏有时真合取,斧寻何处尚须裁”转而表达对园主才能的赞赏,认为他有能力获取官职(“袍笏”象征官位),同时也暗示园主在园艺设计上还有提升的空间,需要进一步雕琢和规划。
尾联“题名未敢轻拈笔,恐露精光逼斗台”则是诗人谦逊地表示,在为园主题写名字之前不敢轻易下笔,担心自己的文字会过于耀眼,以至于与园中的精妙设计相比较显得微不足道。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园主及其作品的尊重,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石的描绘和对园主的赞颂,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工造景的双重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谦逊与对艺术的敬畏。
生本凡庸子,家居闽海涯。
少小颇知觉,向善心孜孜。
长大事儒业,执经游泮池。
窃廪踰十载,五科皆见遗。
年岁苦相迫,发身无他岐。
慈母早弃背,严翁霜鬓垂。
显扬失初志,惊惕徒嗟咨。
池鱼不自化,笼鸟将安飞。
鳞羽纵脩饬,违时深见讥。
偶尔遇恩诏,输粟来京畿。
怀赧苦不避,养禄图孝思。
幸得桥门路,拜瞻我宗师。
造就蒙至教,闻见增新知。
满拟策驽钝,于时当脱羁。
讵意蹈前辙,所谋转乖违。
行取限名次,三年尚无期。
迢迢八千路,家山音信稀。
归计既弗遂,行囊亦无资。
滥叨糊口计,数子来相依。
深冬忽抱病,请借求良医。
适遇行禁罚,谬坐违严规。
诚恪莫自愬,顽梗混同归。
旧馆不久复,生徒各分离。
日给仰无助,寸心恒自持。
此情不得已,卧地干霜威。
笞辱固自取,迫切还可推。
岂不深揣量,叩叩陈苦词。
班门众所畏,操斧非所宜。
但谓师弟子,恩义兼有之。
情或信可悯,往过宁复追。
雷霆虽震击,雨露多沾濡。
我师体天者,愿言鉴愚痴。
《上祭酒邱先生》【明·林景清】生本凡庸子,家居闽海涯。少小颇知觉,向善心孜孜。长大事儒业,执经游泮池。窃廪踰十载,五科皆见遗。年岁苦相迫,发身无他岐。慈母早弃背,严翁霜鬓垂。显扬失初志,惊惕徒嗟咨。池鱼不自化,笼鸟将安飞。鳞羽纵脩饬,违时深见讥。偶尔遇恩诏,输粟来京畿。怀赧苦不避,养禄图孝思。幸得桥门路,拜瞻我宗师。造就蒙至教,闻见增新知。满拟策驽钝,于时当脱羁。讵意蹈前辙,所谋转乖违。行取限名次,三年尚无期。迢迢八千路,家山音信稀。归计既弗遂,行囊亦无资。滥叨糊口计,数子来相依。深冬忽抱病,请借求良医。适遇行禁罚,谬坐违严规。诚恪莫自愬,顽梗混同归。旧馆不久复,生徒各分离。日给仰无助,寸心恒自持。此情不得已,卧地干霜威。笞辱固自取,迫切还可推。岂不深揣量,叩叩陈苦词。班门众所畏,操斧非所宜。但谓师弟子,恩义兼有之。情或信可悯,往过宁复追。雷霆虽震击,雨露多沾濡。我师体天者,愿言鉴愚痴。
https://shici.929r.com/shici/Me2RW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