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种植的兰花,有四五茎之多,通过疏朗的帘幕来呵护它们,不愿将其与外界隔绝,但也不太过分关注。诗人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对待兰花的生长不做强迫的计较,只希望能保护得住它那幽雅的香气,直到晚上仍旧清新。
朱熹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的尊重和顺应,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精心安排,他不仅保护了兰花,也保留了兰花清雅之气。这样的情怀,体现出宋代文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
碧玉枝条手自分,花开晚节最怜君。
斜簪短发能回老,满泛清樽要助醺。
著雨半荒犹烂漫,绕栏三嗅倍氤氲。
更收残蕊缝为枕,长得好香深夜闻。
扰扰州城一弹丸,灯光疏冷月光寒。
杖行犹恐人相识,紫褐圆绦著道冠。
两松辟为门,前见青山横。
坡陀若相接,宛转疑有情。
日出鸟呼乐,春归林翠明。
问我何所往,行当造殊庭。
紫微有仙客,住在泉石清。
咫尺久不觌,渺如隔蓬瀛。
今将往见之,先已耳目醒。
愿闻直截义,庶使正觉成。
纷纷焉足道,无使一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