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城至太平将见熊伯通》
《出城至太平将见熊伯通》全文
宋 / 孔平仲   形式: 古风

两松辟为门,前见青山横。

坡陀若相接,宛转疑有情。

日出鸟呼乐,春归林翠明。

问我何所往,行当造殊庭。

紫微有仙客,住在泉石清。

咫尺久不觌,渺如隔蓬瀛。

今将往见之,先已耳目醒。

愿闻直截义,庶使正觉成。

纷纷焉足道,无使一尘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出城至太平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向往之情。首句“两松辟为门”以松树比作门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也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前见青山横”,青山横卧于前方,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旅途中的障碍与挑战。

“坡陀若相接,宛转疑有情”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岭以情感,仿佛它们在相互依偎、交流,营造了一种和谐而生动的氛围。随后,“日出鸟呼乐,春归林翠明”描绘了日出时分,鸟儿欢鸣,春天的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问我何所往,行当造殊庭”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与目标,他即将前往一个特别的地方,或许是一个精神上的殿堂,或者是与高尚人物相会的场所。这种追求超越了物质层面,指向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紫微有仙客,住在泉石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而高雅的氛围,暗示诗人将要遇见的是一位超凡脱俗的仙人,居住在清澈的泉水与岩石之间,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咫尺久不觌,渺如隔蓬瀛”表达了诗人与理想境界之间的距离虽近,但因种种原因未能相见的遗憾与渴望。最后,“今将往见之,先已耳目醒”表明诗人即将实现这一愿望,内心已经为之振奋,准备迎接新的精神觉醒。

“愿闻直截义,庶使正觉成”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与智慧的渴求,希望从这次会面中获得直接而深刻的启示,以促进内心的正觉,即真正的觉悟与理解。

“纷纷焉足道,无使一尘生”则是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琐事不足以扰乱内心的平静,表达了对纯净心灵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纯净心灵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孔平仲
朝代:宋   字:毅父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生辰:1044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你喜欢

赋得天临海镜得年字五言八韵

雅禊延之颂,元嘉十一年。

临瞻天有象,镜彻海无边。

高远星垂极,清莹月印川。

卦占爻九五,光满界三千。

云烂居辰后,河澄洗甲先。

运枢功作帱,保鉴德如渊。

在上明明者,其流浩浩然。

覆涵周庶汇,帝泽溥垓埏。

(0)

游万石岩

何年月黑风狂夜,吹落㟏岈覆一溪。

诗里未经摩诘画,袖中难倩米颠携。

云流石罅疑天近,瀑溅衣裙识洞低。

盘礡不知春日永,欲寻归路几番迷。

(0)

报午机

迥殊鸡报午中催,祇藉蒸机响若雷。

赖汝关心时十二,通灵消息一声来。

(0)

恭和青厓诗伯瑶韵兼呈仙坡诗伯顺乞诲正

杖履追随载笔游,飞舟南渡海天秋。

胸怀风月双清地,价重文章五大州。

入咏河山生特色,会盟鸥鹭洽同流。

超然物外无官气,脱俗前身是子猷。

(0)

晚游西郊·其二

夕阳西坠半孤村,鸟语声中树色翻。

牧子横牛吹短笛,閒来坐看菜花园。

(0)

感书

伥伥泽畔日吟哦,六十年光一刹那。

我愧梁鸿犹赁庑,人传邵子有行窝。

安贫差喜恩仇少,养拙还欣阅历多。

身后尚留遗憾事,君亲未报总蹉跎。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