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落魄/一斛珠·其二》
《醉落魄/一斛珠·其二》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词  词牌: 一斛珠

绿枝红萼。江南芳信年年约。竹舆路转溪桥角。

晴日烘香,的皪疏篱落。玉台粉面铅华薄。

画堂长记深罗幕。惜花老去情犹著。

客里惊春,生怕东风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留恋。首句“绿枝红萼”简洁明快地勾勒出春天花开的生动场景,"江南芳信年年约"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季节美丽的期待与保证。

接着,“竹舆路转溪桥角”一句,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行走在竹林小道上,经过溪流和桥边的景象,给人以静谧而生动的感觉。"晴日烘香,的皪疏篱落"则是对阳光照耀下花香与细雨后的湿润气息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玉台粉面铅华薄”中,“玉台”比喻为高洁的女子,而“粉面铅华薄”则形容其肌肤之白嫩与细腻,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画堂长记深罗幕"一句,通过“画堂”与“深罗幕”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华丽而又幽静的空间氛围,暗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尾联“惜花老去情犹著。客里惊春,生怕东风恶”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和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面对流年变迁时的无奈与忧虑。“惊春”不仅是对春天到来的喜悦,更有对其易逝的担忧,而“东风恶”则象征着破坏这份美好的外在力量,诗人对此感到恐惧。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一种留恋和珍视,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吴山寓楼迟吴渔门不至

只有吴公子,频来慰客愁。

空山悲落日,积雨卧清秋。

贫贱余青眼,艰难到白头。

孤怀无可寄,为尔一凭楼。

(0)

送友人

君弹出塞音,我唱《白头吟》。

挟瑟高堂上,凄凄劳客心。

关山万里暮,风雨五更深。

送尔不能别,看余泪满襟。

(0)

寄嘉善曹慈山先生

过江风雅漫评量,南望心知属魏塘。

老去经传秦博士,岿然人重鲁灵光。

漱秋小试来禽帖,依绿闲抄种树方。

最是高怀容问字,一编曾记远相将。

(0)

同王兰泉张少华曹来殷遂初园看梅信宿作歌呈拙庵吴丈

灵岩山势何崔嵬,越来溪水相潆洄。

山崖转处樵路断,草堂恰对溪光开。

入门襟袖袭芳气,修途一径循兰陔。

晴空点点落香雪,移来千树西山梅。

临池一株更奇绝,浮查横卧黏枯苔。

形势定为百年物,霜皮铁干知谁栽。

山家位置见真率,杂以桃李杉枫槐。

交柯接叶互相映,花光隐现明珠胎。

先生六十气尚孩,手携鸦觜芟蒿莱。

古貌古心两相似,清风飒飒飘于䰄。

预遣平头设枕簟,频招上客倾樽罍。

花前列座斗韵语,催诗更进流霞杯。

辋川旧游有传刻,可无高咏追王裴。

当筵授简忽自失,松声万壑何悠哉。

(0)

客氏拜·其一

客氏拜,拜阿谁。东厂义儿,时乃义儿母,何拜为。

(0)

咏怀

少年爱求友,中年爱闭关。

于今老将至,空谷万虑删。

直谅与多闻,古道不可攀。

人谀我所恶,谀人我复悭。

交谀如贸易,无益且成患。

譬舍松桂林,跣足走荆菅。

与其悔而晚,何如未悔间。

忽感求声鸟,孤云看往还。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