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空泯群有,崇虚悟真玄。
微言扫烦障,妙契排冥筌。
况之憩远迹,邈在云萝巅。
空香入人境,花雨来诸天。
三缘等无生,众妙同自然。
喻心了无取,濯濯如清莲。
襄城除害马,祗舍留真铨。
愿君解明月,示我造劫前。
观空泯群有,崇虚悟真玄。
微言扫烦障,妙契排冥筌。
况之憩远迹,邈在云萝巅。
空香入人境,花雨来诸天。
三缘等无生,众妙同自然。
喻心了无取,濯濯如清莲。
襄城除害马,祗舍留真铨。
愿君解明月,示我造劫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称的作品,题为《自牧居士与玉壶道人古囊善复二师共结三生之社书来与余论老释二师遂用答之》。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观察空寂、超越世俗的理念,表达了对真理和虚无的领悟。他运用"微言"和"妙契"来形容佛教和道教的精妙教义,认为它们能扫除烦恼,引导人们达到超然的境界。诗人还提到在山林中静修,感受自然的空香和花雨,以此象征内心的清净。
诗人强调三缘(因缘)平等,万物皆由自然法则运行,主张心灵应无所执着,如同清莲般洁净。他以"襄城除害马,祗舍留真铨"比喻去除杂念,保留真实的自我。最后,诗人希望读者能理解并体验这种明净的心境,如同洞察宇宙的奥秘,回到造劫之前的智慧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融合,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有客东北来,翩然袖青蛇。
掀髯石壁前,人间日已斜。
前望罗浮山,千峰如排衙。
鱼龙吹海水,洒雨行天涯。
何处安期生,种枣大如瓜。
见说蒲涧中,尚有九节芽。
后来葛稚川,亦得饭胡麻。
自汲水帘洞,笑咽黄金砂。
海山冥古今,缥缈烟月赊。
急呼南海神,采采扶桑花。
我欲骑天风,去归五云家。
整衣谒紫皇,及此鬓未华。
嗟彼红尘人,还如兔在罝。
胡不学飞仙,白日升九霞。
输与黄龙第一筹,于今不到洞宾羞。
九重城里圣箭子,三百年来粪扫头。
山月扶疏龛石冷,天风浩荡海槎浮。
我来会得谦公意,竖起拳头向赵州。
笔下千机锦,胸中一滴金。
乾坤春瓮阔,风月夜楼深。
世绝夫君操,人谁梁父吟。
只寻云外路,谁复听寒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