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游南溪同应驾部徐比部赋·其二》
《再游南溪同应驾部徐比部赋·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覆席花如待,窥帘鸟似知。

到来拚共醉,坐久见吾诗。

吏迹江湖傲,仙才日月欺。

幸逢休浣出,不顾尚书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南溪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覆席花如待”,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花瓣覆盖在席上,仿佛花朵在等待着什么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期待的氛围。接着,“窥帘鸟似知”一句,通过观察窗外的鸟儿,似乎它们也对即将到来的景象有所感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意境。

“到来拚共醉,坐久见吾诗”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以及在长时间的交谈中,彼此心灵的契合和情感的交流,最终化为诗篇,记录下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这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吏迹江湖傲,仙才日月欺”这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赞扬了官员(或泛指世俗之人)在江湖间的傲骨,不为世俗所拘;另一方面则以“仙才”自许,暗示自己如同仙人般超脱于尘世之外,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种自我期许与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与追求。

最后,“幸逢休浣出,不顾尚书期”表达了诗人庆幸能够在此刻与友人相聚,享受自然之乐,甚至不惜违背官场的规矩与约定。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束缚的某种反叛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相和歌辞.江南曲

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

玉手欲有赠,裴回双鸣珰。

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

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0)

送别

灞岸青门有弊庐,昨来闻道半丘墟。

陌头空送长安使,旧里无人可寄书。

(0)

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其一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0)

门下相公荣加册命天下同欢忝沐眷私辄感申贺

册命出宸衷,官仪自古崇。

特膺平土拜,光赞格天功。

再佩扶阳印,常乘鲍氏骢。

七贤遗老在,犹得咏清风。

(0)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

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

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

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0)

寓意诗五首·其五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

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

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

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