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莺声细。喜亭亭、依然玉琢,吴宫小字。
暂别红尘刚一载,还傍画楼珠砌。
却又斗、新兴鬟髻。
多少桃腮和杏脸,算旧人、远胜新人丽。
论族望,雒阳魏。看花漫忆当年事。
记人名、一般颜色,几般才艺。
自被子规催去急,零落娇香满地。
拚舞榭、为伊长闭。
若使紫台真再返,笑鸿都、枉用骖鸾计。
花凝笑,又含睇。
日暖莺声细。喜亭亭、依然玉琢,吴宫小字。
暂别红尘刚一载,还傍画楼珠砌。
却又斗、新兴鬟髻。
多少桃腮和杏脸,算旧人、远胜新人丽。
论族望,雒阳魏。看花漫忆当年事。
记人名、一般颜色,几般才艺。
自被子规催去急,零落娇香满地。
拚舞榭、为伊长闭。
若使紫台真再返,笑鸿都、枉用骖鸾计。
花凝笑,又含睇。
这首《贺新郎》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紫牡丹枯而复生的景象,充满了生命的奇迹与情感的细腻。
词的开篇“日暖莺声细”,以温暖的日光和轻柔的莺鸣,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预示着生命的复苏。接下来,“喜亭亭、依然玉琢,吴宫小字”,赞美了紫牡丹的美丽与高贵,仿佛是吴宫中的佳人,虽历经沧桑,却依旧保持着其独特的风韵。
“暂别红尘刚一载,还傍画楼珠砌”两句,表达了紫牡丹与世隔绝后,再次回到繁华世界的情景,既有回归的喜悦,也蕴含着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接着,“却又斗、新兴鬟髻”,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紫牡丹在新的生长周期中展现出的新姿态,如同少女般活泼可爱。
“多少桃腮和杏脸,算旧人、远胜新人丽”通过对比,强调了紫牡丹的美丽独特,即使与众多花卉相比,也显得更加出众。接下来,“论族望,雒阳魏”,借以说明紫牡丹的高贵血统,进一步增强了其形象的尊贵感。
“看花漫忆当年事”一句,引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紫牡丹过去辉煌的追思。紧接着,“记人名、一般颜色,几般才艺”,通过类比,突出了紫牡丹不仅外貌出众,其内在的才华也同样令人赞叹。
“自被子规催去急,零落娇香满地”描绘了紫牡丹凋谢的场景,虽然美丽不再,但其香气犹存,展现了生命最后的光辉。最后,“拚舞榭、为伊长闭”表达了为了守护这份美丽,不惜封闭舞榭的决心,体现了对美的执着追求。
“若使紫台真再返,笑鸿都、枉用骖鸾计”则是对紫牡丹再次绽放的想象,以及对其命运的感慨,暗示了即使再次归来,也可能面临相同的命运。最后,“花凝笑,又含睇”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以情感,表现了紫牡丹在凋零之际,仍带着微笑与期待,充满了生命的智慧与坚韧。
整首词通过对紫牡丹枯而复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迹,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生命、美、时间与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