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途飞万里,回首望三秦。
忽见天山雪,还疑上苑春。
玉痕垂泪粉,罗袂拂胡尘。
为得胡中曲,还悲远嫁人。
戒途飞万里,回首望三秦。
忽见天山雪,还疑上苑春。
玉痕垂泪粉,罗袂拂胡尘。
为得胡中曲,还悲远嫁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文琮的作品,名为《相和歌辞·昭君词》。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宫美女(王昭君)的边塞之行与思乡之情。
"戒途飞万里,回首望三秦。"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踏上长途的心境。"戒途"即是告别故土,"飞万里"形容旅程的遥远,而"回首望三秦"则是诗人在旅途中不禁回头眺望那遥不可及的故乡——三秦(指长安及其附近地区)。
"忽见天山雪,还疑上苑春。"
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边塞之寒冷与内心对于温暖春日的怀念。"忽见天山雪"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到的冰冻雪封景象,而"还疑上苑春"则透露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仿佛那寒冷的雪花也难以消除心头的春意。
"玉痕垂泪粉,罗袂拂胡尘。"
这两句描写的是王昭君在边塞的艰辛生活和对远方故土的思念。"玉痕"比喻美人的面容,"垂泪粉"形容泪水涟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哀愁;"罗袂拂胡尘"则表现了她在边塞环境中的艰苦生活和对尘土飞扬的无奈。
"为得胡中曲,还悲远嫁人。"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王昭君远嫁匈奴(即“胡”)的悲哀。她为了国家的利益,留在了异域,即使有美好的生活,也难以抚平她对故土的思念之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遭遇,抒发了对边塞生活的同情和对家国的深沉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政治婚姻中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