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歌辞.昭君词》
《相和歌辞.昭君词》全文
唐 / 张文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戒途飞万里,回首望三秦。

忽见天山雪,还疑上苑春。

玉痕垂泪粉,罗袂拂胡尘。

为得胡中曲,还悲远嫁人。

(0)
翻译
踏上戒严的旅途飞行万里之遥,频频回首遥望着故乡三秦。
忽然看见天山皑皑白雪,仿佛又疑心自己置身于京城上林苑的春天。
眼中含泪,如玉般的脸颊上泪痕斑驳,身着罗裙的手轻轻拂去边疆的风尘。
虽然学会了许多胡地的乐曲,内心仍悲伤于身为远嫁异域的女子。
注释
戒途:戒严的旅途,指远嫁的庄重行程。
飞万里:形容行程遥远,飞行了万里之遥。
回首:回头,回望。
望三秦:遥望故乡三秦(泛指今陕西一带)。
忽见:忽然看见。
天山雪:天山的雪,天山位于西北边疆,以雪景著名。
还疑:仿佛还怀疑,表示错觉或联想。
上苑春:京城上林苑的春天,上苑是皇家园林,象征繁华与故土。
玉痕:如玉般的痕迹,比喻女子美丽的面容。
垂泪粉:泪流满面,泪痕与脸上的脂粉交融。
罗袂:丝罗的衣袖,代指华丽的衣裳。
拂胡尘:轻轻拂去边疆的风尘,表明身处异域。
为得:为了学会。
胡中曲:胡地(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乐曲。
还悲:仍然感到悲伤。
远嫁人:远嫁他乡的女子,即诗中主人公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文琮的作品,名为《相和歌辞·昭君词》。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宫美女(王昭君)的边塞之行与思乡之情。

"戒途飞万里,回首望三秦。"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踏上长途的心境。"戒途"即是告别故土,"飞万里"形容旅程的遥远,而"回首望三秦"则是诗人在旅途中不禁回头眺望那遥不可及的故乡——三秦(指长安及其附近地区)。

"忽见天山雪,还疑上苑春。"

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边塞之寒冷与内心对于温暖春日的怀念。"忽见天山雪"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到的冰冻雪封景象,而"还疑上苑春"则透露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仿佛那寒冷的雪花也难以消除心头的春意。

"玉痕垂泪粉,罗袂拂胡尘。"

这两句描写的是王昭君在边塞的艰辛生活和对远方故土的思念。"玉痕"比喻美人的面容,"垂泪粉"形容泪水涟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哀愁;"罗袂拂胡尘"则表现了她在边塞环境中的艰苦生活和对尘土飞扬的无奈。

"为得胡中曲,还悲远嫁人。"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王昭君远嫁匈奴(即“胡”)的悲哀。她为了国家的利益,留在了异域,即使有美好的生活,也难以抚平她对故土的思念之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遭遇,抒发了对边塞生活的同情和对家国的深沉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政治婚姻中的悲剧命运。

作者介绍

张文琮
朝代:唐

字不详,贝州武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六四〇年)前后在世。好自书写,笔不释手。贞观中,为治书侍御史。永徽初,献文皇帝颂,优制襃美。拜户部侍郎神龙中,累迁工部尚书,兼修国史。韦后临朝,诏同中书门下三品。旬日,出为绛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卒。文琮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志及旧唐书本传)行于世。
猜你喜欢

题文待诏玄墓四景·其一

虎山桥畔月如银,桃花梅花相代新。

不须指点增惆怅,身是当年画里人。

(0)

在明遗我湘竹榻走笔言谢

百迭香云缀露斑,梦回身似在湘山。

从今去后非无客,且挂高斋一壁间。

(0)

有感·其四

出逢野人争席,归睹山鸟衔花。

无妨净行居士,是否禅那作家。

(0)

口号十首·其六

赵州行脚亦得,寒山散圣也奇。

五叶莫嫌零落,五位已自支离。

(0)

为于生题周叔夜画扇

初见谓倪迂,稍看乃周瘦。

留作千古心,毋轻寘怀袖。

(0)

题张复画二十绝·其九

参差佛头山,迤逦鲛人室。

但许日高眠,何妨气萧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