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秋水澄源卷》
《题秋水澄源卷》全文
明 / 李学一   形式: 古风

白露团团被林蓐,龙门巨浸清如玉。

万顷玻璃星斗涵,一泓宝鉴须眉烛。

月明风澹寂无波,雾散烟销茔若何。

尘心对尔忽然静,时向濯缨发浩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水澄源的宁静之美。首句“白露团团被林蓐”以白露覆盖林地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龙门巨浸清如玉”将视野拉至更广阔的水域,以“清如玉”的比喻,凸显水体的清澈与纯净。随后,“万顷玻璃星斗涵,一泓宝鉴须眉烛”两句,进一步描绘水面如镜,倒映着星辰和人的影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的平静与广阔。

“月明风澹寂无波,雾散烟销茔若何”则通过月光、微风、雾气的消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和谐。最后,“尘心对尔忽然静,时向濯缨发浩歌”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内心得到净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水澄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内心的自由与释放。

作者介绍

李学一
朝代:明

李学一,字万卿,号文轩。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科给事中。历任湖广参议、贵州提学副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李学一诗,以张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轩公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沈家歌姬

编云作队,避人惯在深帘内。

已许相看,却又移灯远翠盘。

腰肢渐瘦,惜春不耐清明后。

莫和秦筝,要听香喉第一声。

(0)

巫山一段云.偶咏

蝶戏湘裙带,花衔宝髻绒。

深深妆阁乍相逢,眉黛为谁浓。

婉步疑生月,娇歌不耐风。

寄情摇曳玉光中,休更托春葱。

(0)

瑞龙吟.闰枝偕书衡、曼仙崇效寺看牡丹,用清真韵属和。余今岁未过城南,尝诣春耦斋,牡丹正盛开,赋七言长句,复谱此阕用清真韵

春归路。弥望细草萋烟,夕阳殷树。

朝来宣武坊南,东风烂漫,花开几处。更延伫。

仍忆梓花飘径,枣林环户。

何人策蹇同游,被花赚取,纱笼好语。

休问唐宫遗事,沈香亭上,环妃仙舞。

千载羽衣霓裳,风云如故。凝香裛露,犹诵青莲句。

萦遐想、回阑深倚,长廊閒步。心逐余春去。

蛮笺未尽,元都怨绪。云织愁千缕。

何况又、匆匆连宵风雨。梵林梦绕,游丝飞絮。

(0)

千秋岁.挽鲁达生同年

晨星又摘。千里惊孤客。回首处,槐阴碧。

燕云清梦断,湘水归帆急。双鬓白。

年来已是悲凉极。中岁支离日。未许茅檐蛰。

祝我语,墨犹湿。故人何以报,皎皎间关迹。

愁万叠,死生离别天南北。

(0)

浣溪纱.题潘文恭孙祖桢兰卷

长养东风不染埃。国香刚傍谢阶开。

那堪墨灶上寒菭。

料是伤龙同佑谪,翻从画蝶见縢才。

灵根还茁旧南陔。

(0)

蓦山溪.辛未重九即事

东风无赖,压住西风紧。

此地属谁家,尚突兀、飞楼架蜃。

异乡异客,随例约登高,糕字窘。酒悲奋。

况是潜渊近。故园丛菊,料已抛荒尽。

路指小苏州,为问讯、南湖花隐。

平林浅渚,免得费攀跻,占蟹汛。听鸿阵。

算有吟秋分。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