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夜四首·其三》
《月夜四首·其三》全文
元 / 善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雁声吹落五云间,带月柴扉夜未关。

寒气仅伤凡草木,秋风难老旧河山。

孔宾好学非求隐,元亮休官为爱閒。

今古一株天上桂,近来闻说有人攀。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善住的《月夜四首(其三)》以雁声、月色、寒气、秋风、桂树等自然景象为载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含哲理的画面。

首句“雁声吹落五云间”,以雁鸣与五彩云霞相映衬,营造出一种空灵、壮阔的意境,仿佛雁群在云层中穿梭,其声悠扬,令人遐想。次句“带月柴扉夜未关”,描绘了月光洒满村落,柴门紧闭却未关闭的情景,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生活的和谐。

“寒气仅伤凡草木,秋风难老旧河山”两句,通过对比寒气对草木的影响与秋风对河山的变迁,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虽不可阻挡,但每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这里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孔宾好学非求隐,元亮休官为爱閒”引用了孔子弟子子夏和陶渊明的典故,前者表示追求学问并非为了逃避现实,后者则说明辞官归隐是为了享受闲适的生活。这两句借古人之言,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今古一株天上桂,近来闻说有人攀”以天上桂树象征高洁与超脱,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人生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某些人追求名利的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学问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善住
朝代:元   字:无住   号:云屋

元僧。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猜你喜欢

献帝初童谣

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

唯有此中可避世。

(0)

《荀子》引逸诗

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国有大命。

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凤凰秋秋。其翼若干。

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长夜慢兮。

永思骞兮。太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

何恤人之言兮。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

乃大其辐。事以败矣。乃重太息。墨以为明。

狐狸而苍。

(0)

拟古十首·其九

汉宫起秋风,美人感团扇。

褰帷坐遥夜,含愁独长叹。

桃李笑白日,垂杨拂青丝。

既受春风荣,芳菲同一时。

苟欲令偏瘁,造化庸可欺。

愿君心如日,照物无恩私。

(0)

题赵模拓本兰亭后

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

百家聚讼谩纷纭,正传宁到山中石。

论书当论气韵神,谁与痴儿较形质。

想当填郭断手初,帝与欧虞皆太息。

昭陵玉匣秘重泉,自此中天无二日。

元章老去不及见,却见苏家评甲乙。

北山居士得何许,购取宁论万金直。

几年僦屋客江海,宝气奎光夜相射。

南来北人多健者,名色连艘金满室。

应嗟我辈太痴绝,常抱蠹书论得失。

(0)

己巳三月二十六日

梦游故国人仍独,春到空梁燕自双。

云淡星疏祇见斗,浪平风定不闻江。

五更鼓角缠孤枕,千里关河入破窗。

落尽好花春又老,依然尘土暗金杠。

(0)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其一

鸡声未动发南楼,涧水随人向北流。

欲望读书山远近,雁门关上懒回头。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