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春城是处花,唐贤诗好此难加。
柳眉拖雾舒还皱,日脚萦云绽复遮。
扢抓喜随膏雨解,鞦韆闲任綵绳斜。
芳辰只愧樽前淡,妓版停歌不振牙。
寒食春城是处花,唐贤诗好此难加。
柳眉拖雾舒还皱,日脚萦云绽复遮。
扢抓喜随膏雨解,鞦韆闲任綵绳斜。
芳辰只愧樽前淡,妓版停歌不振牙。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春城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寒食春城是处花”点明时节与地点,春城中处处花开,为全诗奠定了生机勃勃的基调。接下来,“唐贤诗好此难加”一句,既是对前人诗歌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感慨,认为即使是唐代的诗人也无法更好地描绘这样的美景。
“柳眉拖雾舒还皱,日脚萦云绽复遮”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柳树和太阳赋予了情感和动作,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晨雾中的柳树轻柔舒展的姿态,以及太阳在云层间时隐时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感。
“扢抓喜随膏雨解,鞦韆闲任綵绳斜”则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雨后的喜悦,通过“扢抓”这一动作表现出来,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后万物复苏的场景。同时,鞦韆(秋千)在空中的自由摆动,象征着春天的闲适与欢乐。
最后一句“芳辰只愧樽前淡,妓版停歌不振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春日里,诗人或许因为没有足够的酒宴或音乐来充分庆祝而感到遗憾,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和对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春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追思洛社闲游伴,屈指于今太半亡。
若到龙门更闻笛,定知悲感似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