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泉千尺下,飞作雪花轻。
岩挂联珠影,溪鸣碎玉声。
霏微沾月驭,凌乱洒霓旌。
并坐翻愁湿,新来谷口莺。
悬泉千尺下,飞作雪花轻。
岩挂联珠影,溪鸣碎玉声。
霏微沾月驭,凌乱洒霓旌。
并坐翻愁湿,新来谷口莺。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柔美。诗人以“悬泉千尺下,飞作雪花轻”开篇,将瀑布比作雪花,既突出了水势之大,又赋予了动态之美,仿佛瀑布在空中轻盈地飘落,如同雪花般轻盈而优雅。
接着,“岩挂联珠影,溪鸣碎玉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瀑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岩石上悬挂着如珍珠般的水珠,映照出光影交错的美丽画面;溪流中,水声清脆悦耳,犹如碎玉相击,增添了瀑布的生动感和音乐性。
“霏微沾月驭,凌乱洒霓旌”则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将瀑布的水雾比作沾染月光的驾驭,以及凌乱洒下的霓裳旗帜,形象地表现了瀑布水雾弥漫、色彩斑斓的景象,充满了诗意和幻想。
最后,“并坐翻愁湿,新来谷口莺”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观瀑者的情绪融入其中。面对如此壮观的瀑布,人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衣物被溅湿,同时,谷口的黄莺似乎也被这美景所吸引,增添了一种生动的生活气息,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瀑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