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新正腊已残,鼕鼕傩鼓响晴寒。
神资飒爽来群祀,舞节蹁跹应七盘。
门磔交修邦典备,物疵销尽里民安。
欲知圣主忧勤意,深拜宸章仔细看。
日近新正腊已残,鼕鼕傩鼓响晴寒。
神资飒爽来群祀,舞节蹁跹应七盘。
门磔交修邦典备,物疵销尽里民安。
欲知圣主忧勤意,深拜宸章仔细看。
此诗描绘了宋代宫廷中的一场祭祀活动,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仪式的庄重与神圣。首句“日近新正腊已残”,点明时间背景,新年将近,旧岁将逝,营造出一种过渡期的氛围。接着,“鼕鼕傩鼓响晴寒”一句,以鼓声的清脆与冬日的寒冷,渲染出祭祀现场的肃穆气氛。
“神资飒爽来群祀,舞节蹁跹应七盘”两句,描绘了神灵降临与舞蹈表演的场景,神态飒爽,舞步轻盈,与七盘之舞相呼应,展现出祭祀活动中人神交流的和谐与庄严。
“门磔交修邦典备,物疵销尽里民安”则进一步揭示了祭祀的目的与意义,通过仪式的举行,不仅修缮门户,还消除了民间的疾苦,带来了安宁与福祉,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
最后,“欲知圣主忧勤意,深拜宸章仔细看”表达了对皇帝关注民生、勤于治理的敬仰之情,希望人们能从皇帝的诏书中深刻理解其治国理念与用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祭祀活动的盛况,更蕴含了对国家治理、社会和谐以及君主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化中对宗教信仰、社会秩序与君主德行的重视。
瑶池渺何许,荡漾连龟台。
琳宫贝阙相逶迤,旭日倒射辉蓬莱。
宫中之人衣绛衣,左携青童右瑶姬。
鸾匏凤箫俨先导,天花万片飘琼蕤。
娥眉萧飒三千岁,翠軿下頫人间世。
青萃长琐丹台藉,紫元曾授金珰秘。
朅来览辉南海遥,云林仙姥还相邀。
在傍笑者东方朔,履上星辰侍玉霄。
黄封屡给天厨醴,锦绮亲裁织女绡。
一上太行停节旆,几回蜀坂住征轺。
兹日烽烟销南斗,斑斓起舞尊前寿。
幔亭曾孙今几代,浔阳江潮清浅否。
椷书青鸟更飞来,年年劝进长生酒。
乘车戴笠何后先,粤人重交从古然。
迩来云雨成翻覆,秪有萁豆相熬煎。
屈原反遭申兰妒,尼父空羞盗蹠贤。
我生本是忘机者,痛哭应惭贾少年。
翠壁苔藓剥,雕楹风雨倾。
不见赤虬返,空闻白云名。
环中龙虎伏,鼎内铅汞争。
石函委真蜕,绛气干天庭。
松杉缅延伫,鸾鹥导遐征。
古甃汲寒冽,阴廊画仙灵。
羽流萃杂沓,鬼火流青荧。
腥膻漫玉碗,瓦砾飘金茎。
云螭杳难驾,霞踪怆余情。
修途逼暮景,改辙思长生。
稽首受玄籥,一为开瑶扃。
未敢望鄞鄂,庶能守申庚。
谛听获忧悯,恍惚聆箫笙。
出门悲风起,旷若失蓬瀛。
何时复来游,相随朝玉京。
急景驰西汜,悲风起寒陆。
眷言心所思,缅邈林塘曲。
芙蓉为君衣,薜荔为君屋。
山巅思采苓,云中乃抱犊。
我欲往从之,道路阻且复。
宴坐恒屡迁,寤言复在目。
衾裯讵同御,椒兰徒盈握。
岁晚当归来,从君蓺松竹。
黄君耿介孰与俦,荒园高卧孤亭秋。
城市经年不一到,柴门净扫无交游。
平生肝膈向谁是,独与此君同意气。
抚几时闻空外音,乐饥自餐淡中味。
昔贤交谊称雷陈,君与此君意更真。
四十馀年旧知己,久要未须让古人。
长身玉立俨生客,毅然不肯借辞色。
秪将正直结君欢,还以清脩助君德。
道情澹泊两适宜,一日不见君不怡。
炎歊坐忘白日午,云霞共订沧洲期。
可爱春阳桃共李,婉态柔香烂如绮。
荣华眩眼得几时,翻覆瞥人犹敝屣。
结交莫结桃李花,世情轻薄令人嗟。
所贵于君善取友,倾盖相从到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