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法海寺》
《至法海寺》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天有阴晴地有艰,一山如隔万重山。

偶逢冬少三馀雨,况置身无百虑关。

岁熟役车容借客,闲来崖寺可开颜。

悬危既免逢饥虎,又得休公半偈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hǎi
sòng / wángyáng

tiānyǒuyīnqíngyǒujiānshānwànzhòngshān

féngdōngshǎosānkuàngzhìshēnbǎiguān

suìshúchēróngjiè
xiánláiyánkāiyán

xuánwēimiǎnféngyòuxiūgōngbànhá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天有阴晴地有艰,一山如隔万重山"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人世间的艰难险阻,但也强调了主体意识的独立性,即便是山高难越,也能隔绝外界干扰。"偶逢冬少三馀雨,况置身无百虑关"则写出了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偶遇清冷的冬日细雨,却并不为此担忧,因为内心已经超然物外,无需挂念世间烦恼。

"岁熟役车容借客,闲来崖寺可开颜"两句,透露出时光流转、人生如梦的感慨。岁月成熟如同役使车马,诗人却能以豁达的心态对待,而在闲暇之际来到山寺,也能让心情舒畅。

最后两句"悬危既免逢饥虎,又得休公半偈还"则表明诗人经历了危险与困顿,幸运地摆脱了这些难关,如同遇到了饥饿的猛虎,但最终也能得到片刻的安宁和内心的平静。"半偈"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段简短的禅语或诗文,也可能是指一种瞬间的灵感启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面对自然、时光以及个人遭遇时所表现出的超然与自在地位,以及通过禅修和山水田园生活来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蔡村田家

田中耒声歇,烟火西林起。

独立候归人,柴门夕阳里。

(0)

次韵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怀八首·其八

天下兵未息,何当骋予怀。

富贵非可待,少壮岂重来。

百年亦偶尔,千载真悠哉。

惟应抱遗经,独立山岩隈。

(0)

至新丰丘丈寓所期与理旧情而吐今意不料已先我东还矣不胜怅然因为是诗俟便寄与

太华天下特,故作四岳冠。

深深括神秀,眠到不忍换。

卷命付铁锁,坠魄化白汗。

险极岂不知,其奈癖未断。

会心难措辞,静处自把玩。

厚哉丘丈德,遗此青玉案。

我若图报之,岂可锦绣段。

拾遗老关陕,祇得平地看。

乃知希世缘,不在计与算。

古今多少慕,往往交臂散。

吾缘独何深,乃愿在一日。

归乡五千里,日夕方寸乱。

嵯峨仙掌岩,缥缈云台观。

会访扶摇公,与我分一半。

(0)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其三

句践尝胆日,坚锐不谓无。

一朝献西子,越兵成大呼。

回睇长洲苑,千秋生碧芜。

(0)

和西涯相公春兴诗二首·其二

竹垣向里辟新池,径曲门迂去每迟。

鸟弄落花人未到,鱼吹新荇月先知。

天边客梦何时醒,江上归舟此日移。

唤起巢由作宾主,不知身在帝尧时。

(0)

定州道

夹岸新杨映广津,客行无绪独愁人。

故园亦有千头树,二月中旬汳水滨。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