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最澄阇梨还日本诗》
《送最澄阇梨还日本诗》全文
唐 / 陆质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海东国主尊台教,遣僧来听《妙法华》。

归来香风满衣裓,讲堂日出映朝霞。

(0)
翻译
海东的国王尊重佛法,派僧人前来聆听《妙法华经》。
僧人归去时,身上带着佛寺的香气,讲堂的光芒在朝阳中闪耀。
注释
海东国主:指东方某国的君主。
尊台教:尊重佛教。
遣僧:派遣僧人。
《妙法华》:佛教经典名。
衣裓:僧袍的褶皱,这里代指僧人的衣物。
讲堂:僧侣讲经说法的地方。
日出映朝霞:早晨太阳升起,照耀着讲堂,景象绚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海东国主的尊台接受教诲,并被派遣回日本时的情景。其中,“妙法华”指的是佛教经典《妙法莲华经》,象征着高深的佛学知识和精神追求。

“海东国主尊台教,遣僧来听《妙法华》。”这一句表明了国主对佛法的尊崇,以及对僧人教育的重视。海东国主可能是指当时日本的一位统治者或高级官员,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和佛教有着浓厚的兴趣。

“归来香风满衣裓,讲堂日出映朝霞。”这两句则描绘了僧人返回日本后的情景。其中,“香风”可能指的是从中国带回来的佛经的清香,或是象征性的精神启迪。“衣裓”则是在说僧人的衣服上满是这种精神或文化的芬芳。而“讲堂日出映朝霞”则形象地表达了僧人回到日本后,在早晨的阳光下进行佛法传授的情景,映照着朝霞,充满了希望和启示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国主尊台教育、遣送僧人的描写,以及归来的僧人带回文化与精神财富的情境,展现了一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温馨画面。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中日之间在宗教和文化上的互动与尊重。

作者介绍

陆质
朝代:唐

(?—806)唐吴郡人,字伯冲。初名淳。精通《春秋》。师事赵匡,匡师啖助,乃尽得二家学。陈少游荐之朝,授左拾遗,累迁国子博士,出历信、台二州刺史。素与韦执谊善,顺宗时征为给事中、太子侍读。卒,门人私谥文通先生。有《集注春秋》、《春秋辨疑》、《君臣图翼》等。
猜你喜欢

西山桐十咏·桐孤

高梧已繁盛,萧萧西山陇。
毳叶竟开展,孙枝自森耸。
擅美推东南,滋荣藉萋菶。
不能容燕雀,只许栖鸾凤。
宁入吴人爨,堪随伯禹贡。
雨露时加润,霜雪胡为冻。
况有奇特材,足任雅琴用。
中今太古音,可美清风颂。

(0)

西山桐十咏·桐叶

吾有西山桐,下临百丈溪。
布叶虽迟迟,庇根亦萋萋。
密类张翠幄,青堪翦封圭。
滑泽经日久,濡毳随干跻。
近风带影动,坠雨向身低。
宁隐凡鸟巢,自蔽仪凤栖。
松柏徒尔顽,蒲柳空思齐。
但有知心时,应使常弗迷。

(0)

西山桐十咏·桐风

分材植梧桐,桐茂成翠林。
日日来轻风,时时自登临。
拂干动微毳,吹叶破圆阴。
虚凉可解愠,轻鼓如调琴。
莫传独鹄操,愿述栖凤吟。
岂羞楚襄王,兰台堪披襟。
亦陋陶隐居,高阁听松音。
无为摇落意,慰我休閒心。

(0)

西山桐十咏·桐径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景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蒙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0)

西山桐十咏·桐阴

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
所得成清阴,仍宜当白昼。
荫疑翠帟展,翳若繁云覆。
日午密影叠,风摇碎花漏。
冷不蔽空井,高堪在庭甃。
吾木闲野人,受乐忘茕疚。
亭亭类张盖,翼翼如层构。
月夕独裴回,犹思一重复。

(0)

西山桐十咏·桐栽

吾有西山桐,栽之未盈握。
所得从野人,移来自乔岳。
节凝叶尚秘,根疏土自剥。
匪为待篱鷃,庸将栖鸑鷟。
异日成茂林,论材谁见擢。
巨则为栋梁,微亦任楹桷。
仍堪雅琴器,奏之反淳朴。
大匠如顾怜,委躯愿雕斲。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