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自龟勉,所志非浮荣。
辨涂慎所之,择术居其贞。
魏魏云谷翁,绍孔明六经。
群书万卷破,奇功一原并。
自从子舆来,倬绝莫与京。
如何取径子,繁弦乱中声。
计身亦诚便,畔道非所宁。
我来拜阙里,斋心矢其诚。
归轸探神奥,发轨谨门庭。
董道而不豫,聊以拙自成。
束发自龟勉,所志非浮荣。
辨涂慎所之,择术居其贞。
魏魏云谷翁,绍孔明六经。
群书万卷破,奇功一原并。
自从子舆来,倬绝莫与京。
如何取径子,繁弦乱中声。
计身亦诚便,畔道非所宁。
我来拜阙里,斋心矢其诚。
归轸探神奥,发轨谨门庭。
董道而不豫,聊以拙自成。
此诗《考亭恭谒朱夫子》是明代文学家高攀龙对朱熹的敬仰之情的表达。高攀龙在诗中展现了对朱熹学术成就和道德品质的深刻敬佩。
首句“束发自龟勉,所志非浮荣”表明了诗人年轻时立志于学问而非追求虚名,体现了他对学术的虔诚和决心。接着“辨涂慎所之,择术居其贞”强调了选择正确道路的重要性,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诱惑所动。
“魏魏云谷翁,绍孔明六经”赞扬了朱熹继承了孔子的教诲,深入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一代宗师。接下来“群书万卷破,奇功一原并”描述了朱熹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将众多知识融会贯通,建立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自从子舆来,倬绝莫与京”表达了朱熹的学术影响深远,无人能及。然而,“如何取径子,繁弦乱中声”则提出了对当时学术界复杂混乱局面的担忧,暗示了朱熹在面对学术纷争时的坚持与挑战。
“计身亦诚便,畔道非所宁”表明了诗人认为坚守正道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即使个人利益受损也在所不惜。最后“我来拜阙里,斋心矢其诚。归轸探神奥,发轨谨门庭。董道而不豫,聊以拙自成”表达了诗人亲自前往朱熹的圣地,虔诚地学习和领悟,决心遵循正道,以拙朴的方式实现自我完善。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抒情,展现了高攀龙对朱熹学术贡献和道德风范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
峨眉揽胜,更殷勤寄我,一篇冰雪。
忆否浮槎东海日,弥望沧溟空阔。
萧寺敲诗,乱峰蜡屐,消尽热中热。
学增阅历,山川自昔能说。
此际故国成尘,故人如梦,鸿爪皆陈迹。
夷甫诸公何处也,谁共新高叹息。
锦水重临,节楼再到,来作诸侯客。
旧游屈指,半轮还认秋月。
?社联盟,郑重新欢,缠绵旧交。
算平生意气,有如沆瀣,商量文字,不厌訾嗷。
皮里阳秋,眼中青白,果蠃螟蛉藐二豪。
狂奴态,把黄河倒卷,净洗牢骚。
逢君六六生朝,恰照水湘梅绽绛包。
看东坡笠屐,传为图画,东山事业,付与儿曹。
著述等身,蹉跎补寿,大隐无妨近市朝。
南飞鹤,听当筵一曲、同醉松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