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城韨亦孤村,万壑千峰独掩门。
长有山云侵砚席,不妨野客对琴尊。
鸟啼蝉聒翻嫌闹,草是花非细与论。
荷锸荒畦应阅遍,露葵已老竹生孙。
居然城韨亦孤村,万壑千峰独掩门。
长有山云侵砚席,不妨野客对琴尊。
鸟啼蝉聒翻嫌闹,草是花非细与论。
荷锸荒畦应阅遍,露葵已老竹生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里隐居于园林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居然城韨亦孤村,万壑千峰独掩门”以对比手法开篇,将繁华的城市与宁静的乡村相对比,突出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选择在万壑千峰之中独居,仿佛在喧嚣中找到了一片静谧之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
颔联“长有山云侵砚席,不妨野客对琴尊”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山云似乎有意无意地侵入诗人的书桌,与他相伴,而与野客对饮弹琴,则是诗人闲适生活的写照。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暗示了他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厚友谊。
颈联“鸟啼蝉聒翻嫌闹,草是花非细与论”则通过细腻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热爱。鸟鸣蝉噪本是自然界的常态,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嫌闹”,这并非真的嫌恶,而是因为他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自然之声。而对草与花的细致讨论,则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尾联“荷锸荒畦应阅遍,露葵已老竹生孙”则以农事活动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土地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关注。荷锸代表了劳作,荒畦则是辛勤耕耘的结果。露葵老去,竹子新生,这一老一新之间,蕴含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规律。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生命延续和自然更替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园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闻道山中有白金,百年遗迹却难寻。
山中寂寂金无语,惟有哀猿泣茂林。
哀猿鸣狖两为伍,怪石巉岩如吼虎。
破址颓垣今尚存,埋金侠女终尘土。
茫茫不见埋金人,白云来往埋金坞。
须臾山上有樵来,一担枯株一柄斧。
告我曾知埋金事,笑指青山为钱虏。
韬光敛晦已多年,有时隐现若将睹。
伊昔樵夫有奇缘,采樵日暮却忘还。
山中竟遇埋金女,绣阁妆楼在目前。
巍峨不类人间屋,置酒张灯肆绮筵。
舞剑双鬟来劝饮,奉金为寿醉瞑然。
罗帏翠被三更梦,冷露阴风一夜眠。
醒来只在荒林下,何处山中有人烟。
挑得白金一担归,欲寻旧迹似登天。
依稀如入桃源去,渔父樵夫可并传。
世人多为樵夫误,欲觅白金不知路。
我闻此语为谬传,问却青山不能吐。
《打鼓山》【清·施陈庆】闻道山中有白金,百年遗迹却难寻。山中寂寂金无语,惟有哀猿泣茂林。哀猿鸣狖两为伍,怪石巉岩如吼虎。破址颓垣今尚存,埋金侠女终尘土。茫茫不见埋金人,白云来往埋金坞。须臾山上有樵来,一担枯株一柄斧。告我曾知埋金事,笑指青山为钱虏。韬光敛晦已多年,有时隐现若将睹。伊昔樵夫有奇缘,采樵日暮却忘还。山中竟遇埋金女,绣阁妆楼在目前。巍峨不类人间屋,置酒张灯肆绮筵。舞剑双鬟来劝饮,奉金为寿醉瞑然。罗帏翠被三更梦,冷露阴风一夜眠。醒来只在荒林下,何处山中有人烟。挑得白金一担归,欲寻旧迹似登天。依稀如入桃源去,渔父樵夫可并传。世人多为樵夫误,欲觅白金不知路。我闻此语为谬传,问却青山不能吐。
https://shici.929r.com/shici/WzmT9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