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过如皋,草露凄已白。
井邑无人烟,原野有秋色。
缁褐两三人,牢落徒四壁。
似讶官军至,拱立衢路侧。
伊昔淮海陬,土俗勤稼穑。
潟卤尽桑麻,闾阎皆货殖。
及兹值兵燹,道路分荆棘。
十室九逃亡,一顾三叹息。
王师重拯乱,主将加隐恻。
戒吏剪蒿莱,分曹理盐筴。
眷眷恤疮痍,迟迟历阡陌。
上天合助顺,九土期载辟。
白首忝戎行,临风增感激。
晓行过如皋,草露凄已白。
井邑无人烟,原野有秋色。
缁褐两三人,牢落徒四壁。
似讶官军至,拱立衢路侧。
伊昔淮海陬,土俗勤稼穑。
潟卤尽桑麻,闾阎皆货殖。
及兹值兵燹,道路分荆棘。
十室九逃亡,一顾三叹息。
王师重拯乱,主将加隐恻。
戒吏剪蒿莱,分曹理盐筴。
眷眷恤疮痍,迟迟历阡陌。
上天合助顺,九土期载辟。
白首忝戎行,临风增感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经过如皋县时所见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后的荒凉与凋敝:田野无人烟,只有秋色凄凉;村庄破败,仅剩少数人居住。他惊讶于官军的到来,百姓们畏缩路边,表现出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中通过对比昔日如皋的繁荣景象——农耕繁忙,商业兴盛,与眼前的荒凉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诗人感慨万分,看到官军努力恢复秩序,主将体恤民生,剪除杂草,管理盐务,抚慰灾民,深感欣慰。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上天保佑国家安宁的期盼,以及自己身为军人,面对此情此景的深深感动和责任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对和平重建的期待。
靡靡岁时晏,乱山红叶稀。
端居已无悰,况与亲故违。
驾言临广路,惜此须臾期。
祖燕未云洽,鸡鸣促再驰。
晨装俨然队,天澹风凄凄。
迤逦征人行,怅惘离言悲。
令德本高世,诚思开圣微。
虎豹文采异,几年丹诏垂。
眷兹皇华寄,那得淹遐隮。
君王久延伫,去矣翔天墀。
顾我抱幽独,已为清世遗。
冥鸿聿高举,蜩鸴何由追。
萦萦西郊道,晻晻朝阳晖。
出处自殊迹,操袪胡不怡。
明当逐云月,依旧东冈陂。
征南下车再寒暑,比屋罢民手摩抚。
使渠安业不扰渠,恐负来时天上语。
汉官题名当家谱,向来诸公孰为伍。
天下中庸有胡公,不畏彊禦陈仲举。
年时丞相双旌举,南浦飞云作霖雨。
文昌戎政念得人,谁令两公归接武。
周宣中兴藉方虎,秦王学士开天府。
只今陛下更辛苦,要折遐冲付尊俎。
忍饥种麦未盖土,军民嗷嗷两难处。
从容宫漏未遽移,亦及渔樵人物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