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飞上珊瑚岸,殷空万镫成蕾。
干掩斑鳞,得衔绛噣,凝作连溪朝采。烟滋露溉。
就中著温茸,岁寒曾耐。
老尽春丛,可怜朱凤故巢在。
越王台畔丽质,照人风雨夜,天半无晦。
茧蝶移家,蓉砂变景,谁睇孤根岭外。交柯未改。
好留驻年年,祝融幢盖。梦结扶桑,日华擎翠海。
烛龙飞上珊瑚岸,殷空万镫成蕾。
干掩斑鳞,得衔绛噣,凝作连溪朝采。烟滋露溉。
就中著温茸,岁寒曾耐。
老尽春丛,可怜朱凤故巢在。
越王台畔丽质,照人风雨夜,天半无晦。
茧蝶移家,蓉砂变景,谁睇孤根岭外。交柯未改。
好留驻年年,祝融幢盖。梦结扶桑,日华擎翠海。
这首《齐天乐·木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朱祖谋所作,以木棉为题材,展现了词人对木棉的独特感受和对其生命力的赞美。词的开篇“烛龙飞上珊瑚岸,殷空万镫成蕾”运用了神话意象,将木棉花比喻为烛龙之火,照亮了珊瑚般的枝头,生动描绘了木棉开花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干掩斑鳞,得衔绛噣,凝作连溪朝采”进一步描绘了木棉花朵的鲜艳色彩和繁多,如同鱼鳞般密集,红艳如口衔赤喙,仿佛连成一片溪流,清晨时分尤为绚丽。“烟滋露溉”则写出木棉在烟雾和露水滋润下的生机盎然。
“老尽春丛,可怜朱凤故巢在”表达了词人对木棉虽经岁月变迁,但依然保持其美丽和坚韧的感慨,将木棉比作朱凤的老巢,寓意其长久的坚守。“越王台畔丽质”又将木棉的美与历史遗迹相联系,增添了文化韵味。
下片“茧蝶移家,蓉砂变景,谁睇孤根岭外”通过想象,将木棉的花落与蝴蝶迁移、季节变换相结合,暗示木棉的生命循环。而“交柯未改”则赞美木棉枝叶繁茂,始终如一。“祝融幢盖”借祝融神火的形象,表达对木棉旺盛生命力的祝愿。
最后,“梦结扶桑,日华擎翠海”以壮丽的景象收尾,木棉仿佛连接着东方的太阳,象征着希望和永恒,词人在梦中也愿木棉永远繁盛,日光照亮翠绿的海洋。
整体来看,朱祖谋的这首《齐天乐·木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木棉的描绘,寄寓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清飙吹衣裳,缥缈淩层巅。
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
窅如晴云影,霭霭行青天。
飘如水风会,微澜起平川。
石崖前蔽亏,胜事惜未全。
吾将运真宰,疏凿成坦然。
结茅此山阿,长吟伴飞仙。
华灯明月光中,绮罗弦管春风路。
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
太一池边,葆真宫里,玉楼珠树。
见飞琼伴侣,霓裳缥缈,星回眼、莲承步。
笑入彩云深处。更冥冥、一帘花雨。
金钿半落,宝钗斜坠,乘鸾归去。
醉失桃源,梦回蓬岛,满身风露。
到而今江上,愁山万叠,鬓丝千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