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水月来茫茫,何处无诗载野航。
海月开樽望三益,不应遗响断横塘。
南溟水月来茫茫,何处无诗载野航。
海月开樽望三益,不应遗响断横塘。
这首诗描绘了南溟之水与月光交织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以“南溟水月来茫茫”起笔,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无垠、充满神秘色彩的自然世界中。接着,“何处无诗载野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诗歌艺术在自然景观中的独特价值的肯定。
“海月开樽望三益,不应遗响断横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着在月光下开樽饮酒的情景,与知音共赏美景,享受着心灵的愉悦与宁静。这里的“三益”可能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三种美好情感。最后一句“不应遗响断横塘”则暗示了即使在如此美好的时刻,也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留下遗憾,但这种遗憾并未真正断绝,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如同横塘中的回响,虽断犹存,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未至之人的怀念。
竹深树老小禅关,关对江淮千古山。
万舶堆中江上乐,时时箫鼓寺前还。
白雪人谁和,朱弦世所轻。
薄才惭吐凤,豪气欲骑鲸。
岂有江山助,应无风雨惊。
雕龙宁可学,刻鹄叹无成。
韵险元非絮,词新敢效颦。
何如一杯水,难比五言城。
七步才空敏,千言敌必勍。
固羞鹤膝病,莫继凤雏清。
徒溢牛腰轴,谁题雁塔名。
清新希庾信,巧律漫阴铿。
鸟过言难补,鱼劳尾自赪。
只忧生白发,有志抚青萍。
伯乐方知骏,钟期善听声。
敢将呕心作,试就屑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