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圆时半不明,非缘掩冗复何情!
更无云表真消息,钟鼓盆罂乱自鸣。
本是圆时半不明,非缘掩冗复何情!
更无云表真消息,钟鼓盆罂乱自鸣。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深秋夜晚的景象,诗人范梈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到月亮的状态。"本是圆时半不明",他描述了月亮并未完全明亮,而是呈现出一种朦胧的半圆形,暗示着月光的微弱和夜色的浓厚。"非缘掩冗复何情",这里的"掩冗"可能指的是云层遮挡,使得月亮的光芒无法充分展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月光被遮蔽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更无云表真消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月亮被云层遮盖的失望,暗示着他渴望得到来自月亮的真实讯息,但现实却只能听到"钟鼓盆罂乱自鸣"的声音,这些可能是远处传来的器物声,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扰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月亮的隐晦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嘈杂,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以及内心世界的微妙波动,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深思考。
隆冬西北云,群物共衰槁。
万雪閟阴崖,青松一何好。
小竹不受风,低回向人扫。
茅檐化穹庐,树压珊瑚倒。
谁将渭水竿,移舟入瑶岛。
此时沙漠天,齧旃命如草。
复有辕下车,夜蹶蓝关道。
哀哀节义躯,何如此溪老。
溪老谓余言,贞心当自保。
讵知三尺蓑,功成在华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