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满河洲。星河带月流。料素娥、独倚琼楼。
竟是何年何药误,魂梦冷、不禁秋。少日梦龙头。
知君犹梦不。算虚名、不了闲愁。
便有鹄袍三万辈,应不是、旧京游。
明月满河洲。星河带月流。料素娥、独倚琼楼。
竟是何年何药误,魂梦冷、不禁秋。少日梦龙头。
知君犹梦不。算虚名、不了闲愁。
便有鹄袍三万辈,应不是、旧京游。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画面。起首“明月满河洲”,便是以鲜明的月亮作为切入点,营造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夜景图。紧接着,“星河带月流”则将观者的视线引向更广阔的宇宙之中,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无垠的夜空与奔流不息的银河。
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笔下的人物“料素娥、独倚琼楼”,似乎是在描绘一个孤独而又神秘的女性形象,她站在高楼之上,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或许是在追忆过往。接下来的“竟是何年何药误,魂梦冷、不禁秋”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记忆错乱的感慨,以及那种无法抑制的秋思。
“少日梦龙头。知君犹梦不。”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意识到某些人仍旧沉浸在那些已经逝去的梦境中不能自拔。
最后,“算虚名、不了闲愁。便有鹄袍三万辈,应不是、旧京游。”诗人似乎是在反思那些虚幻的荣耀和无尽的忧虑,同时也提及了某种特殊的礼服——“鹄袍”以及数量庞大的“三万辈”,而这些都并非是对往昔旧京游历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月亮、星河、夜空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间、记忆和虚幻荣耀的深刻思考。
欢伯招我游,愁城域我止。
悲欢各有缘,不落杯匕里。
两渡琼海洋,孑身抛妻子。
中馈乏酒储,曷为嘉宾喜。
况乃逢俗宾,投觞辄欲起。
强作解事言,浊醪有妙理。
知音不在弦,得趣酒可已。
今我欲还山,此瓢永弃矣。
辟如鼠饮河,岂必窥其涘。
怀哉阮步兵,瓣香聊以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