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梅兄不可无,山人一见两眉舒。
江头千树应难得,池上数根宜有馀。
蟾魄浮香无定相,虬枝压水可常居。
只愁疏影翻多事,一片清光不得虚。
窗外梅兄不可无,山人一见两眉舒。
江头千树应难得,池上数根宜有馀。
蟾魄浮香无定相,虬枝压水可常居。
只愁疏影翻多事,一片清光不得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窗外梅兄不可无,山人一见两眉舒。"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如同对待亲朋好友一般,称之为“梅兄”,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一旦看到梅花,便感到心情舒畅,两道眉毛也随之舒展开来。
"江头千树应难得,池上数根宜有馀。" 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即便是在江边成千上万的梅林,也不如在静谧的池塘旁几棵梅花来的珍贵。这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独特景致的偏爱。
"蟾魄浮香无定相,虬枝压水可常居。" 这两句描绘了梅花飘香的景象,以及枝条低垂至水面的生动图景。“蟾魄”指的是月亮,“虬枝”则形容梅树的曲折姿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希望常驻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
"只愁疏影翻多事,一片清光不得虚。"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忧虑之情。他担心那些稀疏的梅花影子会因为世事变迁而消逝,希望能够珍惜那一片清澈的光芒,不要白白浪费。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趣与审美观点。
钱塘江头点行军,大艘金鼓声殷殷。
千里万里鸡犬绝,杳杳南国深蛮云。
蛮邦父母苦不仁,九重天子深无闻。
草间弄兵本锄梃,聚力四万称孤君。
皇华遣使宣主恩,横草未立终童勋。
闽南总戎赐斧钺,紫髯一拂清妖棼。
六駮生来食虎尊,猛虎虽猛宁同群。
于乎猛虎虽猛宁同群,城狐社鼠何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