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要离冢》
《要离冢》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金昌亭下路,春草没荒丘。

云是要离冢,令人生古愁。

侏儿三尺干,不佩双吴钩。

中包猛士胆,白日照高秋。

忍死屠骨肉,视身若蜉蝣。

荆轲不了恨,庆忌成身谋。

如何五噫客,死与尔同仇。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要离冢》,通过对金昌亭下荒丘边要离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要离的深深敬仰和感慨。首句“金昌亭下路,春草没荒丘”以春天的景色衬托出坟墓的荒凉,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英雄的寂寥。接下来,“云是要离冢,令人生古愁”直接点出要离之墓,引发人们对这位壮士悲剧命运的沉思。

诗人接着写到“侏儿三尺干,不佩双吴钩”,通过侏儒的形象反衬要离的英勇,即使身材矮小,其内心却藏着无比的勇气。“中包猛士胆,白日照高秋”进一步赞美要离的胆识和坚韧,他的精神如同秋天的阳光一般明亮照人。

诗中“忍死屠骨肉,视身若蜉蝣”描述了要离为了复仇,不惜牺牲亲人的决心,视生命如朝露般短暂。“荆轲不了恨,庆忌成身谋”将要离与荆轲、庆忌两位刺客相提并论,他们都承载着未竟的仇恨和深思熟虑的复仇计划。

最后两句“如何五噫客,死与尔同仇”表达出诗人对要离的深深同情和共鸣,他把自己比作“五噫客”,意指自己也怀有同样的愤慨和复仇之心,愿意与要离共赴生死之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要离事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崇敬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丙午二月一日同仲弟子彦道士陈允宁游金华诸峰

早抱林壑想,而多婴垢氛。

閒来武山下,高挹金华云。

层冈既龙蟠,断垄复瓜分。

一岭忽岧峣,千岩尽缤纷。

维时二月初,淑气澄氤氲。

江上日华动,空中仙语闻。

楼台映海色,泉石超人群。

风含青松响,雨蒸赤霞文。

抚我芳桂枝,兼把芙蓉裙。

愿从广成子,再拜浮丘君。

俯视尘浊区,扰扰蚋与蛟。

高风激六合,逝此杨清芬。

(0)

秋日同郑同夫罗孟文田仲颍游苍山访宋曾子实故居遗址今为陈氏居矣感赋一首

群峰何苍然,回抱得幽旷。

偶寻昔人居,遂历青霞嶂。

低连水竹交,高出雨云上。

瑰奇本天设,终亦由规创。

梯危与凿险,嵷嵷各异状。

子孙久漂散,兵火成彫丧。

回风吹禾黍,烟草亦漾漾。

我行问其故,指点迷所向。

呜呼前代秀,诗名宗哲匠。

仓皇嘉熙末,戎马日方张。

拂石事冥栖,空馀白云唱。

百年总飘忽,过者一惆怅。

长啸豁清秋,吾将骋遐望。

(0)

与袁太常顾水部蒋郡守同登徐鸿胪后苑层楼

丛林架层阁,缥缈插青天。

远送千山雨,平吞万井烟。

杯传残照里,人醉白云边。

贤主时邀客,频来下榻眠。

(0)

晚过蠡西旧宅与客小坐二首·其二

蠡西寻旧识,有客寓村庄。

知我停兰棹,携樽过草堂。

坐深时渐暝,醉后晚生凉。

酒散看明月,清辉满客裳。

(0)

春日吴郡侯枉顾山庄奉寄二首·其一

帝里看花伴,相逢数载馀。

当年同跃马,今日独焚鱼。

自是愚公谷,何劳长者车。

竹床陪笑语,漫自摘园蔬。

(0)

自赣抵万安舟中遣兴

一棹春江上,东归似季鹰。

自怜同白璧,忽尔避青蝇。

非是嫌官缚,多应免盗憎。

海天鸿独举,万里任鶱腾。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