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贾》
《韩贾》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退之守潮阳,戚嗟见章表。

贾生傅长沙,自广托鵩鸟。

拘达言虽殊,均为未能了。

今我谪龙津,管库素所晓。

粗令职事办,便觉溪山好。

燕坐一室间,妄念悉除扫。

岂复计穷通,端亦忘寿夭。

回观古人心,颇叹二子小。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韩愈和贾谊命运的感慨与反思。诗中以韩愈被贬潮阳、贾谊被封为长沙王为背景,通过对比二人遭遇,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命运多舛的同情与思考。

“退之守潮阳,戚嗟见章表”,开篇即点出韩愈被贬潮阳的境遇,通过“戚嗟”二字,描绘出韩愈内心的悲凉与无奈。“贾生傅长沙,自广托鵩鸟”,接着提到贾谊被封长沙王,但通过“自广托鵩鸟”的典故,暗示贾谊内心对命运的忧虑与不安。

“拘达言虽殊,均为未能了”,诗人在此处提出观点,认为韩愈和贾谊虽然遭遇不同,但都未能完全理解命运的真谛。“今我谪龙津,管库素所晓”,诗人自述被贬至龙津,对于官场的运作已有一定了解。“粗令职事办,便觉溪山好”,在新的环境中,诗人能够处理事务,心境变得平和,开始欣赏自然美景。

“燕坐一室间,妄念悉除扫”,进一步描写诗人独处室内,排除杂念,心灵得到净化。“岂复计穷通,端亦忘寿夭”,诗人不再计较个人的得失与生死,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回观古人心,颇叹二子小”,最后,诗人回顾古人的心境,对韩愈和贾谊的狭隘感到惋惜,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传达出诗人对人生价值、命运理解的思考,以及对豁达人生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阳羡杂咏十九首·讲易台

年逾知命志尤坚,独向青山更绝编。
天下有山山有水,养蒙肥遁正翛然。

(0)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

妙理难观旨甚深,欲知无欲是无心。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

(0)

阳羡杂咏十九首·弄云亭

自知无业致吾君,只向春山弄白云。
已共此山私断当,不须转辙重移文。

(0)

阳羡杂咏十九首·桃花谷

君阳山下足春风,满谷仙桃照水红。
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

(0)

阳羡杂咏十九首·含桃圃

小圃初晴风露光,含桃花发满山香。
香花对酒心无事,倍觉春来白日长。

(0)

阳羡杂咏十九首·鸿盘

落落飞鸿渐始盘,青云起处剩须看。
如今天路多矰缴,纵使衔芦去也难。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