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之仪家当涂七年矣屡过禅岳山下望高山塔欲一游辄不果异时山主勤公大师与其子宣上人相过因往报之取路回远薄晚方到遂留宿栋宇一新舍次皆得其便而宏丽高朗唯见者知焉又复规范齐肃钟鼓应接问之乃勤一力所就丝蓄粒聚未尝毫发资之人此尤难者感叹不已因赋二小诗·其二》
《之仪家当涂七年矣屡过禅岳山下望高山塔欲一游辄不果异时山主勤公大师与其子宣上人相过因往报之取路回远薄晚方到遂留宿栋宇一新舍次皆得其便而宏丽高朗唯见者知焉又复规范齐肃钟鼓应接问之乃勤一力所就丝蓄粒聚未尝毫发资之人此尤难者感叹不已因赋二小诗·其二》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去往如流水,兴衰似转肩。

新工几夺目,旧爨仅留烟。

愿起三千劫,功收十八年。

儿孙尽龙象,家世自绵延。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之仪家当涂七年矣屡过禅岳山下望高山塔欲一游辄不果异时山主勤公大师与其子宣上人相过因往报之取路回远薄晚方到遂留宿栋宇一新舍次皆得其便而宏丽高朗唯见者知焉又复规范齐肃钟鼓应接问之乃勤一力所就丝蓄粒聚未尝毫发资之人此尤难者感叹不已因赋二小诗(其二)》。

诗中描绘了诗人多年路过禅岳山下,心向往之却未能亲游的遗憾,以及后来在山主勤公大师及其子宣上人的邀请下,得以一游的喜悦与感慨。诗中提到的“新工几夺目,旧爨仅留烟”描绘了新建的建筑光彩夺目,而旧有的炊烟则显得微不足道,突出了新建筑的宏伟与壮观。接着,“愿起三千劫,功收十八年”表达了诗人对勤公大师及其子宣上人辛勤努力、耗费多年时间建造如此宏伟建筑的敬佩之情。最后,“儿孙尽龙象,家世自绵延”则寄托了诗人对勤公大师家族传承的美好祝愿,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和世代相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勤公大师及其子宣上人勤劳智慧的赞美,以及对新建筑壮丽景象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家族传承与美好未来的期待与祝福。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游云台四首·其二

胜地多年选,芳春挟伴游。

莺歌将绿辔,狐迹净丹丘。

峰列少薇座,台乘太乙舟。

欲穷穷妙处,明上上清楼。

(0)

听琴

几曲高流清客心,恍疑风雨夜龙吟。

子期一去无人会,寂寞谁传太古音。

(0)

洛阳夜泊怀故园朱虚亭熊两谷诸丈云屏华原两弟

江边疏竹带寒沙,客里开樽感岁华。

诗酒故人同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

乡心迢递频看月,秋夜分明数到家。

几处吹笳戎马后,不闻商女弄琵琶。

(0)

晚发蕲州

薄暮度蕲阳,泛泛楚天涯。

白蘋起秋风,新月下江湄。

星象碧潭映,清夜如何其。

自揣非鉴衡,何以酬相知。

楚材洵多杰,所怜贵真奇。

誓将殚心力,搜罗不遐遗。

献之明天子,济济辅昌期。

(0)

重九日吴邑侯招游天印山

端午印山曾共饮,重阳佳节又登临。

苍苔白石寒潭静,红叶黄花僻径深。

落帽从教秋色冷,班荆应待月华侵。

不须细把茱萸看,后会还同旧盍簪。

(0)

题杂画四首·其二螳螂

绿条茂阴时,冠角奋其臂。

齐侯一回车,勇士如云至。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