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发衰残,空山雪寒。眉目清淡,野水秋还。
一念万年了尘劫,十方三世同正观。
翡翠天晴而清虚廓彻,珊瑚海月而光焰波澜。
现形说法应机感,笑指俱胝百草端。
须发衰残,空山雪寒。眉目清淡,野水秋还。
一念万年了尘劫,十方三世同正观。
翡翠天晴而清虚廓彻,珊瑚海月而光焰波澜。
现形说法应机感,笑指俱胝百草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他身处空山之中,须发已显衰老,但心境却如雪般清澈。他的眉眼透出淡泊与宁静,仿佛秋天的野水平静无波。诗中禅师的修行已达极高境界,一念之间洞察万年尘世变迁,视三世为同一正道。他的内心世界如翡翠般明亮,晴空之下清虚通透,又如珊瑚海月,光芒照耀,波澜壮阔。
在这样的境地,禅师以现形说法的方式,顺应机缘,智慧如俱胝(佛家比喻智慧之多)百草般丰富,轻轻一笑间,点破世间万象。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禅师的超然与智慧,以及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两年不到万松寺,晓春乘兴今来偶。
盘龙踞虎纵好在,郁翠流腴较昔丑。
僧云去岁即生蠹,所以苍株半枯朽。
佛泯生灭付不知,山无爱憎谁任咎。
咄哉成形坏亦随,荣誉已当毁应受。
不然山灵厌客来,示尽枯禅以寂守。
木必先腐虫生之,疑增讵在碎玉斗。
植中寿客乃如斯,不如斯者今知否。
珊瑚荡处。尽旧梦愔愔,断云留住。
阑隙花明,罗幌薄吹春雾。
昼长睡燕栖难定,辨□阴、玳梁私语。
琵琶声悄,湘波浅贴,醉魂来去。更半额、暗添几许。
认细罥窗尘,淡黏檐絮。鬲镜羞鸾,一桁绿濛濛护。
东风不卷斜阳入,黯销凝、恨丝愁缕。
翠篝香润,和烟流散,蝶衣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