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閒披汉史,子卿节义垂。
皓首羁王庭,匪石心不移。
汉使天南来,常惠诡致辞。
天子射上林,得雁太液池。
言武在某泽,以此武得归。
耳食者无识,端谓诚感之。
智者尚谲诈,更谓胡可欺。
胡人纵淳朴,岂其无觉知。
此事有端委,正言辨群疑。
春时雁北乡,止於西北陲。
其地有巨浸,浩渺如天池。
退翎换新羽,抱卵育雏儿。
当其换羽际,展翅不能飞。
徒手可捕得,无待矰缴施。
单于称武死,用绝汉主思。
适闻得帛书,翻信武所为。
生还虽赖天,物理固有宜。
郝经用此道,公案曾重题。
几閒披汉史,子卿节义垂。
皓首羁王庭,匪石心不移。
汉使天南来,常惠诡致辞。
天子射上林,得雁太液池。
言武在某泽,以此武得归。
耳食者无识,端谓诚感之。
智者尚谲诈,更谓胡可欺。
胡人纵淳朴,岂其无觉知。
此事有端委,正言辨群疑。
春时雁北乡,止於西北陲。
其地有巨浸,浩渺如天池。
退翎换新羽,抱卵育雏儿。
当其换羽际,展翅不能飞。
徒手可捕得,无待矰缴施。
单于称武死,用绝汉主思。
适闻得帛书,翻信武所为。
生还虽赖天,物理固有宜。
郝经用此道,公案曾重题。
这首诗《题苏武帛书事》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苏武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与智慧的颂扬。
诗中首先提到苏武在汉朝历史中的节义,即使年老仍被匈奴扣留,心志坚定不移。接着,描述了汉使南来,通过常惠巧妙的策略,使得苏武得以返回汉朝。诗中对那些仅凭传闻就妄下定论的人表示了批评,强调了事实与真相的重要性。同时,也赞扬了智者运用策略和欺骗的智慧,以及胡人的淳朴并非愚昧无知。
进一步,诗中描绘了雁群的迁徙习性,以及它们在换羽期间的脆弱状态,暗示了苏武在被扣留期间的艰难处境。最后,通过郝经引用这个故事,再次强调了忠诚与智慧的价值,并将这个公案重新提出来讨论。
整首诗以苏武的故事为线索,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英勇与智慧,也蕴含了对忠诚、智慧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