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宵辞·其四》
《秋宵辞·其四》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古风

空山寂无人,出门但明月。

悲哉谁与论,对此一愁绝。

清露袭衣裳,凉风逼毛发。

泪雨忽复晴,愁云悄自灭。

顾影青松下,此意在绛阙。

(0)
注释
空山:寂静的山。
寂无人:空无一人。
但:只。
悲哉:悲伤啊。
论:谈论。
对此:面对这。
一愁绝:愁绪满怀。
袭:打湿。
凉风:凉快的风。
逼:逼近。
泪雨:泪如雨下。
晴:晴朗。
悄自灭:悄悄消散。
顾影:回首。
青松:青翠的松树。
此意:心中所想。
绛阙:宫阙。
翻译
寂静的山中空无一人,出门只见明亮的月色。
悲伤啊,谁能与我共论,面对这情景,我愁绪满怀。
清冷的露水打湿了衣裳,凉风吹过,直逼肌肤。
突然间,泪如雨下,却又转晴,愁云也悄悄消散。
我在青松之下回首,心中所想的是那遥远的宫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孤独与寂静之美。开篇“空山寂无人,出门但明月”两句,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画面,山中空寂,没有一人,只有那轮明亮的月亮伴随诗人出门。

接着“悲哉谁与论,对此一愁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诗人似乎在寻找可以分享这份宁静或是心中忧愁的人,但终究找不到,于是愁绪更添深重。

“清露袭衣裳,凉风逼毛发”两句,则是对秋夜气候的细腻描写。清晨的露水沾湿了衣服,而凉风吹过,让人感觉到丝丝入扣的寒意,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泪雨忽复晴,愁云悄自灭”表达了一种情感的变化。诗人内心的忧伤如同突如其来的泪雨,但最终还是像那即将散去的愁云一样,渐渐消失在天边。

最后,“顾影青松下,此意在绛阙”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身影投射在青松之下的回望,以及内心所蕴含的深长情思。这“此意”不仅包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融入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缅怀和对未来某种期待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幅秋夜静谧而又有些许忧伤的画面。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南歌子

玉盏浮琼蚁,金奁吐翠虬。醉乡归路接温柔。

暗卜幽期低约、笑藏阄。索去眉先锁,将言泪已流。

小窗移火更迟留。自剔灯花油涴、玉搔头。

(0)

淡黄

淡黄生来腿脚白,三样头尖如琥珀。

初秋斗间最迷痴,末后逢强绝口敌。

(0)

乌头金翅

乌头青项翅金黄,腿脚班狸肉带苍。

牙钳更生乌紫色,诸虫见了岂能当。

(0)

白髭

人生恶白髭,镊去恨不速。

欲留少年容,藻饰欺盲俗。

欺人实自欺,举世迷不复。

黄叶陨秋风,明年会重绿。

髭白不再黑,白白长相续。

光阴驹过隙,转盼黄粱熟。

青春挽不住,暮景暗相促。

古人少壮时,耳目万夫瞩。

今我忽已老,事业未丝粟。

蒲柳不禁秋,抚己堪恸哭。

成功固有分,进德岂不足。

忽将六尺躯,终身甘退缩。

白髭谨勿摘,留以警录录。

勇奋千里骥,懈怠辕下局。

人生百种病,厥根在多欲。

芟夷蕴崇之,庶使茂嘉谷。

每怀风木感,悲痛缠心曲。

立身扬令名,此罪傥可赎。

旦旦鉴白髭,进进毋自辱。

(0)

有感

万事缘憎爱,孤衷只惷愚。

归与乖俗好,老矣误时须。

举世冲霄鹄,何人滥吹竽。

穷通一不问,无复鬼揶揄。

(0)

叶信父家听琵琶

娉婷未嫁惜琵琶,借与诗人著意誇。

不数前人推引曲,只矜赵女绮罗花。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