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四首·其三》
《杂兴四首·其三》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采药归来竹径凉,满身草露湿衣香。

怕惊幽鸟穿林去,不扫松花卧石床。

(0)
注释
采药:采摘草药。
归:返回。
竹径:竹林小路。
凉:清凉。
满身:全身都是。
草露:草叶上的露珠。
湿衣香:湿润的衣服散发出香气。
怕惊:担心惊扰。
幽鸟:深林中的小鸟。
穿林去:穿过树林飞走。
不扫:不愿清扫。
松花:松树的花粉或落叶。
卧石床:躺在石头床上。
翻译
采集草药回来时,竹林小径已带凉意。
身上沾满了草叶上的露水,衣香也浸染了自然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采药归来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

"采药归来竹径凉"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法勾勒出诗人采药归来的瞬间,"竹径"给人的感觉是幽静而清凉,而这种"凉"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照,也映射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淡然。

"满身草露湿衣香"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后的状态。"满身草露"形象生动,显示了诗人在采药过程中的全身心投入,而"湿衣香"则是这种接触后的一种美好体验,也反映出大自然的馨香沁人心脾。

"怕惊幽鸟穿林去"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生灵的尊重。"怕惊幽鸟"表明了诗人不愿打扰到这些居住在林中的小生命,体现了一种平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最后一句"不扫松花卧石床"则是对这种隐居生活的一种享受。"不扫松花"意味着诗人接受并欣赏大自然赋予的美好,而"卧石床"则是一种放松自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休憩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大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元夕过国开兄弟宅同诸少观灯

碧汉澄澄片月孤,春宵不道秋光殊。

江滨有佩贻交甫,风俗何人祀紫姑。

谱就王家传胜事,光摇交浦出明珠。

兴来那可因人败,卜夜同君倒玉壶。

(0)

初冬与仁伯代骧弟寓濠上馆有梅一株初露微蕊独一花先放娟好特甚因忆故乡梅园寄怀伍国开兄弟

嫩蕊枝枝总待时,一花何意报春姿。

风摇隔叶浑难见,月映当帘巧自窥。

欢赏转怜时序改,行吟犹喜弟兄私。

故园万树今开否,应有驼山旧主知。

(0)

到锦溪仅得欧经季丈人一晤别后赋寄

十年曾忆紫芝眉,雪夜山阴棹故移。

麈尾乍聆杯底语,虎头犹想画中诗。

花洲露冷江如练,龙社秋深柳尚丝。

翻笑逢君如梦寐,祇赢今日寄相思。

(0)

平原舟次逢董思白先生·其二

舟行闻与见,不异在都时。

何意平原道,欣瞻云汉仪。

巢许箕山意,夔龙圣代私。

寸心倾未得,风雨促分歧。

(0)

国璋游泮后新婚

青杏襟初映,夭桃妆乍新。

同依天上种,暂作洞房春。

花烛俱清韵,风光况令辰。

鸡鸣应记取,未是自由身。

(0)

夜坐

更阑起夜月,幽思未全孤。

碧汉深于染,微云淡欲无。

风砧树相乱,邻酒夜还沽。

此夕思家梦,迢迢隔五湖。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