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汉澄澄片月孤,春宵不道秋光殊。
江滨有佩贻交甫,风俗何人祀紫姑。
谱就王家传胜事,光摇交浦出明珠。
兴来那可因人败,卜夜同君倒玉壶。
碧汉澄澄片月孤,春宵不道秋光殊。
江滨有佩贻交甫,风俗何人祀紫姑。
谱就王家传胜事,光摇交浦出明珠。
兴来那可因人败,卜夜同君倒玉壶。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在国开兄弟宅邸中观赏灯火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庭温馨。首句“碧汉澄澄片月孤”以清冷的月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与下文热闹的元宵节形成对比。接着,“春宵不道秋光殊”一句,巧妙地将春夜与秋夜进行对比,暗示了时光流转,季节更迭,但无论何时,人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节日。
“江滨有佩贻交甫,风俗何人祀紫姑”两句,通过典故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这里提到的是古代关于江边赠佩和祭祀紫姑的习俗,反映了古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神灵的崇拜。
“谱就王家传胜事,光摇交浦出明珠”则进一步渲染了元宵节之夜的繁华景象,仿佛王家的盛事被记录下来,灯光在江面上摇曳,如同明珠般璀璨夺目,展现出节日的欢乐与辉煌。
最后,“兴来那可因人败,卜夜同君倒玉壶”表达了诗人即使兴致勃勃,也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消减乐趣的决心,同时邀请朋友一同欢度佳节,共享美酒,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节日的快乐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和家庭聚会的温馨画面,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雨断雪将堕,天低云可攀。
谁穿东郭履,来款山阴关。
故人金公子,身窭心甚闲。
道机久纯熟,世味饱险艰。
一杯不可缓,软此双脚顽。
未忘膜外境,忽涌胸中山。
白眼槩六合,谁云书生孱。
万类宅天壤,细观真市阛。
攫金掩醉眼,倚门眩朱颜。
哀哉儿女态,今古可笑讪。
坐令一世豪,偃蹇栖茅菅。
先生谈天舌,久挂屋壁间。
置之且默坐,观我无所还。
纷纷造物机,颠倒转愚奸。
于我何所歉,莫叹箪瓢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