醯鸡负须弥,瞬息九万里。
猕猴对秦镜,一一总没尾。
生平五湖心,短笛秋风里。
借问鱼有无,夜凉天在水。
醯鸡负须弥,瞬息九万里。
猕猴对秦镜,一一总没尾。
生平五湖心,短笛秋风里。
借问鱼有无,夜凉天在水。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超脱的情怀。
"醯鸡负须弥,瞬息九万里",醯鸡,即小虫,这里象征着渺小的个体;须弥山,佛教中的神山,代表宏大的宇宙。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个体虽小,却能在瞬间感受广阔世界的奇妙体验。
"猕猴对秦镜,一一总没尾",猕猴,活泼好动,秦镜,古代的镜子,常用来比喻智慧或真理。此句以猕猴面对镜子,无法触及其尾部,暗示了追求真理或理解复杂事物时的局限性与挑战。
"生平五湖心,短笛秋风里",五湖,泛指广阔的水域,象征诗人的心境广阔无垠。短笛在秋风中吹奏,既有清冷之感,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借问鱼有无,夜凉天在水",诗人以问鱼为引,探讨存在与感知之间的关系。夜凉之时,天空倒映于水中,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心灵深处静谧与深远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探讨了个体与宇宙、有限与无限、感知与存在的哲学议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朝发西水滨,夕登城上楼。
凭楼望行客,落日明长洲。
天际征哀雁,云边急归舟。
相携得高侣,呼尊成宴游。
沧海放孤月,桂满清光浮。
良暏岂前期,嘉宾信难求。
露下忘严寒,城隅行且讴。
虑淡势自轻,心交意终投。
此夕是何夕,张筵为谁留。
中夜忍分袂,城戍传更筹。
不寐忆清胜,翻疑梦初收。
人生贵适意,一遣遗百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