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太常画竹引为冯用唯赋》
《夏太常画竹引为冯用唯赋》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古风

冯郎慕竹世希有,桑梓园中攀玩久。

云是先人旧所题,手泽犹存言不朽。

今晨访我芙蓉溪,玉轴青绫手自携。

开图忽见夏卿画,挂向堂中色惨悽。

吁嗟此幅不易得,败素残缣俱可惜。

蜩蝮蛇蚹古所难,坡陀沙屿今虚忆。

雾干霏霏洒不乾,风梢瑟瑟暗生寒。

鹧鸪啼处雨声急,帝子愁时春日残。

修篁密筱阴翠满,咫尺由来千里远。

西风何处洞庭秋,白云回首潇湘晚。

君不见文洋州,筼筜谷中谁可俦。

渭滨千亩有馀地,彭城一派无奔流。

又不见萧协律,幽姿远思谁能匹。

天竺寺前烟杳冥,湘妃庙口云沾湿。

萧郎华彩已彫零,文守丹青漫有名。

黄筌赵頫不可作,千载坛场惟夏卿。

冯郎对此山轩下,琼玖琅玕宁论价。

玉树应留彩凤栖,沧溟会见神龙化。

君家世德重当时,卫武风流淇澳诗。

青霄更拂三花树,湛露同沾万岁枝。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名为《夏太常画竹引为冯用唯赋》。诗中描绘了冯郎对一幅夏太常所绘之竹的珍视与感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形态与意境,同时也融入了对艺术、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便以“冯郎慕竹世希有”点明主题,冯郎对竹子的热爱在世间罕见。接着描述冯郎在桑梓园中长时间攀玩竹子,并发现这幅竹子画上刻有先人的题字,手迹犹存,言说其价值不朽。访冯郎时,夏太常亲自携带着这幅珍贵的竹子画作,画面中夏卿的画技令人叹为观止,色彩凄凉,仿佛能感受到画中之意境。

诗中还提到,这幅竹子画不易得,即使是破损的纸张和残缺的绢布也值得珍惜。画中的竹子在雾气中显得湿润而不干,风吹过竹梢,带来寒冷的感觉。远处的鹧鸪啼叫,似乎预示着春天的结束,而画中的帝子(可能指古代帝王或仙人)愁容满面,春日已逝。竹林中绿意盎然,却暗示着距离与时间的遥远。西风起时,仿佛能听到洞庭湖的秋声,白云回望,似乎是在怀念潇湘的晚景。

诗中还提到了文洋州、筼筜谷、渭滨、彭城等地名,以及萧协律的故事,通过这些典故进一步丰富了竹子画的背景与寓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夏太常画艺的高度评价,认为除了夏太常之外,如黄筌、赵頫这样的大师也无法达到同样的境界。同时,诗人也借冯郎对这幅画的珍视,表达了对家族传统与美德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夏太常的画艺,也体现了对自然美、艺术美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其七

玉溆金塘濯锦馀,武宗曾此得金鱼。

紫云一片钟山至,长向楼端护御书。

(0)

西樵湖棹歌追和湛文简公·其二

东北湖头接白云,东南湖尾大江分。

诸峰不在烟波外,七十芙蓉总与君。

(0)

送汪扶晨奉吴山大师灵龛返葬黄山·其一

君家主政事真乘,日夕焚香礼孝陵。

一代遗臣金粟佛,三朝高士雪庵僧。

(0)

送袁休庵通政·其十二

建陵春酿更多携,桂酒名将寄酒齐。

明岁故人如健在,玉壶先到越台西。

(0)

送袁休庵通政·其三

昭江西上片帆飞,相送津亭当夕晖。

惆怅漓南与湘北,无穷杨柳共依依。

(0)

友人言石?水帘为丰湖之源率题二绝·其二

每恨珠帘捲太高,天风忽作快并刀。

剪将半幅为秋雨,散入双湖起雪涛。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