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慕遐躅,息驾怀幽奇。
去来山林客,寤寐濠梁期。
岸沙皓明灭,陂冈郁参差。
坐弄霞上月,载采岩下葵。
野酌草昧中,素襟松风披。
蹈海鲁仲连,逃山介子推。
遗荣终自爱,任智亦何为。
向来冥寂意,唯有孤云知。
结发慕遐躅,息驾怀幽奇。
去来山林客,寤寐濠梁期。
岸沙皓明灭,陂冈郁参差。
坐弄霞上月,载采岩下葵。
野酌草昧中,素襟松风披。
蹈海鲁仲连,逃山介子推。
遗荣终自爱,任智亦何为。
向来冥寂意,唯有孤云知。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杂诗二十首(其十五)》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的生活画面。诗人以结发之年即对高尚品行的向往起笔,表达了对远离尘嚣、探寻自然幽奇的心境。他自比为山林游子,期待在梦中也能与濠梁之鱼共游,体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明亮的沙滩、起伏的山冈、灿烂的霞光和皎洁的月色,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美丽。诗人采摘岩下的葵花,享受野酌,衣襟飘扬在松风之中,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
诗人引用鲁仲连蹈海和介子推逃山的典故,表达自己不慕名利,坚守自我,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最后两句“向来冥寂意,唯有孤云知”,更是点明了诗人与世无争,心境淡泊,只有那孤独的云朵能理解他的深沉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荣华的淡泊,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山水田园诗。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