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去住两无期,啼鴃年芳每自疑。
多少壮怀偿未了,又添遗憾到蛾眉。
人天去住两无期,啼鴃年芳每自疑。
多少壮怀偿未了,又添遗憾到蛾眉。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著名学者梁启超所作的《纪事二十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感慨,以及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对女性命运的同情。
"人天去住两无期",开篇即揭示出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之间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无法把握。"啼鴃年芳每自疑",以杜鹃鸟的啼声象征时光流逝,年华易逝,诗人自己也对此感到疑惑和不安。
"多少壮怀偿未了",诗人抒发了自己心中未能实现的理想和抱负,壮志未酬的遗憾之情溢于言表。"又添遗憾到蛾眉",这里的"蛾眉"借指女子,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她们同样承受着生活的无常和未竟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个人感慨之中,展现了梁启超在面对人生和社会变迁时的思考和感慨。
去年今夕秋雨晴,银蟾出海何晶明。
中庭宴集惬幽赏,良夜况与清风并。
水精帘开广寒府,十二琼楼辉玉宇。
漙漙白露洗瑶空,桂影婆娑素娥舞。
仰天举酒吸寒芒,万顷金波流肺腑。
恍疑身世在蓬瀛,漏下人间惊五鼓。
今年此夕何重阴,浓烟黑雾天沈沈。
老桂无香素娥倦,冰帘不捲琼楼深。
庭院无人苔藓湿,萧萧树杪秋声急。
青灯兀坐转无聊,四壁阴蛩宛如泣。
阴晴变态真浮沤,休信青春难白头。
不见去年与今岁,清光可得长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