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忘陈迹在京江,浮湘汉而来,到此登楼,岂但胸中小云梦;
却喜善缘结甘露,叹孙吴已往,自公作古,何曾眼底有金焦。
未忘陈迹在京江,浮湘汉而来,到此登楼,岂但胸中小云梦;
却喜善缘结甘露,叹孙吴已往,自公作古,何曾眼底有金焦。
这首联诗以多景楼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上联“未忘陈迹在京江,浮湘汉而来,到此登楼,岂但胸中小云梦”中,“陈迹”指过往的历史痕迹,“京江”、“湘汉”则代表了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河流,象征着历史的源远流长。诗人仿佛在说,他并未忘记那些历史的痕迹,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登高望远,不仅仅是欣赏眼前的风景,更是在心中回溯历史,如同沉浸在云梦般的遐想之中。
下联“却喜善缘结甘露,叹孙吴已往,自公作古,何曾眼底有金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历史人物的感慨。“善缘结甘露”寓意着美好的缘分如同甘甜的露水滋润心田,让人感到喜悦和满足。而“孙吴已往,自公作古”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孙吴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吴国,自公则可能是对某位历史人物的尊称,暗示着那些曾经辉煌的人物已经逝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后的“何曾眼底有金焦”则可能是指金焦山,这里通过反问表达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联诗通过描绘历史的长河与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冥搜兴未已,夕阳忽西下。
湖光展轻縠,霞彩纷相射。
伫望既忘疲,盘石更可藉。
良会既巳逢,好景复堪诧。
迫暝乃言旋,主人固相迓。
儿童喜奔走,空庭期卜夜。
鲜脍荐盈□,芳醴酌深斝。
留宾意何穷,客子重致谢。
泛月吾欲归,扁舟乞相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