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友人区启图黎孺旬黄逢永黎美周邝湛若诸子念予远行日过握别酬谢二章·其一》
《友人区启图黎孺旬黄逢永黎美周邝湛若诸子念予远行日过握别酬谢二章·其一》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古人不同时,今日不同调。

嗟我二三子,携手共言笑。

彼捐缟带赠,此用琼瑶报。

不辍匠石斤,时动伯牙操。

岂伊形迹徇,声气实感召。

而我忍言迈,悠悠涉远道。

感彼双文龙,临风发长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与真挚的告别场景。诗人李云龙在明朝时期,通过“古人不同时,今日不同调”这一开篇,巧妙地引出了时间流转与情感恒久的主题。接着,“嗟我二三子,携手共言笑”,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相聚的欢乐时光。

诗中运用了“彼捐缟带赠,此用琼瑶报”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友人间的相互馈赠与回报,体现了友谊的平等与真诚。而“不辍匠石斤,时动伯牙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友情比作技艺高超的工匠之斧与琴师伯牙的琴曲,寓意着深厚的友谊如同精湛的艺术一般,值得珍视与传承。

“岂伊形迹徇,声气实感召”一句,则强调了友谊的本质在于心灵的共鸣而非表面的形式,表达了真正的友谊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最后,“而我忍言迈,悠悠涉远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预示着虽然离别在即,但友情的纽带将永远连接着他们的心。

“感彼双文龙,临风发长啸”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借双龙临风长啸的形象,象征着友人间深厚的情感如同自然界的壮丽景观,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友谊的珍贵与美好。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送夔州班使君

晓日照楼船,三军拜峡前。

白云随浪散,青壁与城连。

万岭岷峨雪,千家橘柚川。

还知楚河内,天子许经年。

(0)

送惟良上人归江南

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

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

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

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0)

送绛州郭参军

炎天故绛路,千里麦花香。

董泽雷声发,汾桥水气凉。

府趋随宓贱,野宴接王祥。

送客今何幸,经宵醉玉堂。

(0)

天长久词·其四

台殿云深秋色微,君王初赐六宫衣。

楼船泛罢归犹早,行遣才人斗射飞。

(0)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其九石请客

启母是诸母,三十六峰是诸父。

知君家近父母家,小人安得不怀土。

怜君与我金石交,君归可得共载否。

小人无以报君恩,使君池亭风月古。

(0)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其十三井请客

我生天地间,颇是往还数。

已效炊爨劳,我亦不愿住。

君有造化力,在君一降顾。

我愿拔黄泉,轻举随君去。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