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如茧碧三缫,陌上晴香滴酒槽。
疏笛捲帘吹尺八,远钟亭午点蒲牢。
春虫网字同香篆,沙鸭呼名舞浪淘。
莫打流莺惜金弹,柘弓小样绣乌号。
杨花如茧碧三缫,陌上晴香滴酒槽。
疏笛捲帘吹尺八,远钟亭午点蒲牢。
春虫网字同香篆,沙鸭呼名舞浪淘。
莫打流莺惜金弹,柘弓小样绣乌号。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陌上的景致,细腻而生动。首句“杨花如茧碧三缫”,以“茧”比喻杨花的洁白与细密,形象地展现了杨花随风飘扬的情景。接着,“陌上晴香滴酒槽”一句,通过酒槽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使画面更加丰富。
“疏笛捲帘吹尺八,远钟亭午点蒲牢”两句,运用了听觉和视觉的结合,笛声悠扬,仿佛卷起帘幕,吹过尺八(一种竹制乐器),远处的钟声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悠长,点出了时间的流转和环境的宁静。
“春虫网字同香篆,沙鸭呼名舞浪淘”则将自然界的生物活动融入画面中,春虫在草地上留下痕迹,如同篆文,沙鸭在水中嬉戏,激起层层波浪,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莫打流莺惜金弹,柘弓小样绣乌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劝告人们不要轻易伤害这些美丽的生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