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出家辈,须知教法深。
专心求出离,辄莫染贪淫。
大有俗中士,知非不爱金。
故知君子志,任运听浮沈。
我劝出家辈,须知教法深。
专心求出离,辄莫染贪淫。
大有俗中士,知非不爱金。
故知君子志,任运听浮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拾得的作品,它反映了诗人对于出家人的修行态度和精神追求的看法。开篇“我劝出家辈,须知教法深”表明诗人对出家众生的劝诫,他们应当深入理解佛法的深奥。接着“专心求出离,辄莫染贪淫”强调了追求解脱和远离世间贪欲之心的重要性。
下半首“大有俗中士,知非不爱金”描绘了一种对比,其中“俗中士”指的是在红尘中还能保持清醒认识,不被金钱所诱惑的人。而结句“故知君子志,任运听浮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洁品质的认同和赞赏,这里的“君子志”指的是高尚的志向,而“任运听浮沈”则是说对于世事变迁,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出家与在家的不同选择,以及对精神修为的追求。它不仅反映了唐代佛教文化的一隅,更体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自由和精神超脱的向往。
父念儿耶,珠泪迸、溪流同涨。
屈指算、四时作客,三秋抱恙。
山左未寻周栎下,广陵且觅王贻上。
乍榴花、时节载愁还,堪谁饷。弱女嫁,罗衣漾。
诸弟隔,羁鸿唱。又匆匆去买,高邮雪酿。
寒夜才归阳羡棹,灯前拟试金焦杖。
向泉台、泣数一年间,飘零状。
有影无声,小楼一夜堆琼稷。
撒盐萦絮,舞遍天涯六出。
最爱轻松纤软,雅称红闺客。遮不住、空青帘翼。
春阴积。怪此际、晓寒何重,围红兽、偎窗隙。
楼前莫管,一任腾腾瑟瑟。
且瀹鲍家香茗,雪水倾来白。
红日照、消入一池深碧。
湘中蛟娣号汜人,楚天冉冉红罗巾。
一钩晓月洛桥下,风光冶丽偏相亲。
别来愁绪纷难理,鄂渚微波嬉上巳。
烟裙雾鬓惊淼茫,画舻回首人千里。千里。湘中水。
江面微风翻绣被。轻别玉娥归去矣。
泪滴龙堂青绮。十年重遘蛟宫娣。愁绝楚天上巳。
新柳搓烟,暖风熨草,东皇著意安排。
莺啼燕语小园,红紫催开。
又是花朝近也,秋千双索影徘徊。
轻尘外,谁家冶伴,戏蝶归来。
惆怅琐窗朱户,自挂帆人去,蛛网尘埃。
眉山一角,翠颦多少愁怀。
向晚薄寒料峭,半帘疏雨润苍苔。
凝情处,栏杆十二,敲遍鸾钗。
载著万千离思,几声柔橹,一片飞花。
昨梦团圞,灯火犹照还家。
隔迢递、几行烟树,同落泊、几点昏鸦。恨添些。
池塘芳草,从此天涯。堪嗟。
辞巢燕子,随春归去,身似浮楂。
遥听烟中人语,去路还赊。
更何方、绿杨桥畔,声隐约、低按红牙。却憎它。
蓬窗商妇,还弄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