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镜山欲访之寿忽闻东浯思仲至约为南山之游不果》
《宿镜山欲访之寿忽闻东浯思仲至约为南山之游不果》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镜山欲相访,马首已之东。

常日对衿佩,此行如燕鸿。

将归逢所与,有约竟成空。

若到斋中日,为予传主翁。

(0)
翻译
我想要拜访镜山,马头已经转向东方。
平日里常佩戴着襟佩,这次出行如同孤雁南飞。
即将回归时遇见了旧友,原本的约定却成了泡影。
如果我能到达书斋的日子,替我向主人翁传达问候。
注释
镜山:指代一座山的名字。
马首:马的头部,这里比喻人的方向或目的地。
东:东方,方位词。
衿佩:古代的一种装饰品,挂在衣服前襟上。
燕鸿:比喻离家远行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所与:指旧友或者熟人。
竟:竟然,出乎意料地。
空:空虚,徒然。
斋中日:书斋中的日子,可能指作者设想的某一天。
主翁:主人,这里可能指书斋的主人或者尊敬的人物。
鉴赏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开这首诗,通过镜山与马首之间的动态描写,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镜山欲相访,马首已之东"一句,以景设情,表明诗人本想与朋友在镜山相会,但现实中的马儿却已经向东而去,这里的“东”字暗示着距离和别离。

接着的"常日对衿佩,此行如燕鸿"则进一步描绘了内心的情感变化。在平时,诗人与友人共同赏析古籍(对衿佩),但此次出行却如同燕子一般孤单无伴,这里的“燕”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将归逢所与,有约竟成空"一句,透露出一种遗憾的情绪。原本有一个约定或计划,但最终都化为乌有,只留下无尽的怅惘。这不仅是对现实情况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最后的"若到斋中日,为予传主翁"则是诗人的一个愿望,希望在某个静谧的时刻(斋中日),能够有人将这份思念转达给远方的朋友(主翁)。这里的“为予”表明了诗人自我情感的强烈体验,而“传主翁”则是对友情深厚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镜山、马首、衿佩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有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也有对未能实现的约定和计划的无奈与惆怅。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舟中漫兴二首·其一

秋去冬来伤岁暮,南驰北逐叹涂穷。

百年得丧心如铁,一路风霜鬓易蓬。

故国关山诗卷里,异乡人事酒杯中。

江湖廊庙忧盈抱,不独思家意万重。

(0)

游黄龙洞

我来罗浮访仙迹,数不尽罗浮峰四百。

黄龙巀嵲洞最幽,两水夹山山路僻。

攀萝直上登云梯,探入松林洞门辟。

流杯池水声潺潺,玉龙飞走春潮白。

七星坛畔逢赤松,邀入龙宫蹊径碧。

笑傲烟霞生隐心,红尘不到烦襟释。

何事将金别买山,此处岩栖即安宅。

不愿宦游拖长绅,愿从罗浮山下为居民。

(0)

题雪压梅竹图

云间老桧与天齐,腾六寒威一手提。

折竹折梅因底事,不留一叶与山溪。

(0)

为杭人题画·其一帐竿木偶图

帐头戏偶巳非真,画偶如邻复隔邻。

想到天为罗帐处,何人不是戏场人。

(0)

偶作三首·其一

高眠不喜出门前,偶出多因俗事牵。

一笑今朝羞失脚,固知终是不如眠。

(0)

有僧坐岩中已三年诗以励吾党

莫怪岩僧木石居,吾侪真切几人如?

经营日夜身心外,剽窃糠秕齿颊馀。

俗学未堪欺老衲,昔贤取善及陶渔。

年来奔走成何事?此日斯人亦起予。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