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陈志行寺正》
《挽陈志行寺正》全文
宋 / 李正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昔日陵阳接俊游,松萝崇好重绸缪。

青衿共处披黄卷,黑发相看到白头。

苕水卜邻方有志,青山埋玉竟难留。

飘零更觉亲朋少,东望新阡涕泪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正民为悼念友人陈志行寺正所作。诗中描绘了昔日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去世后的哀思。

首联“昔日陵阳接俊游,松萝崇好重绸缪。”描述了往昔与友人在陵阳之地相聚的美好时光,松树和萝藤象征着深厚的友情,重绸缪则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交流。

颔联“青衿共处披黄卷,黑发相看到白头。”进一步描绘了与友人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从青年到老年,友情始终如一。

颈联“苕水卜邻方有志,青山埋玉竟难留。”暗示了友人曾有在苕水边定居的愿望,但最终却未能实现,青山埋玉则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哀痛之情。

尾联“飘零更觉亲朋少,东望新阡涕泪流。”点明了友人的离世让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东望新阡(墓地)时,不禁泪流满面,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相聚的时光,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哀思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李正民
朝代:宋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猜你喜欢

送黄殿讲成父赴广东漕四首·其一

闽州长者旧家声,德厚流光产俊英。

火玉精神充户牖,国兰誉谞播炉亭。

临轩初试董晁策,抗对专寻濂洛盟。

胪句一传喑万马,祥云五色捧魁星。

(0)

因发诸县催科行移口占呈东倅

共乘别驾犯炎云,入手文书费解纷。

搜见底囊供北餫,作无面饼饱南军。

铜山欲乞从今赐,金浦何为异昔闻。

分得尘劳无著处,不知风月几时分。

(0)

刘氏内政及二宠同孕

中秋过后才十日,广寒侍人遭谴谪。

堕在人间富贵家,依前不离姮娥侧。

刘郎风流世所无,醉中饮啖无精粗。

三胎闻已俱孕秀,次第门外连悬弧。

老子释氏亲抱送,想应屡入维熊梦。

我今预作弄璋书,君须早办汤饼供。

(0)

代贺崇清陈侍郎正仲谠诞辰

曾梦乘槎泛银潢,不遇张骞遇东方。

为言神仙事渺茫,仙府不在白云乡。

丹台幻作儒珍阁,蓬岛飞来双笔堂。

鹤车千乘集云轴,玉尘万斛纷雪香。

是中仙翁永难老,尝侍香案近玉皇。

归来手握山水印,傲睨羲昊轻轩裳。

新诗醉墨美无度,奄有元白兼钟王。

身在岩壑心廊庙,丝鬓垂颔颜苍苍。

与公同时一辈人,半随蒲荻零秋霜。

元老崔嵬独山立,岁寒不改雪中篁。

九月十五夜未艾,长庚伴月光煌煌。

台星寿星合为一,今夕何夕见此祥。

翠娥满引九仙酝,菊英入盏宫样黄。

珠明玉润陪笑粲,起舞珰佩鸣丁当。

李蹊森森密无缝,佳句往往溢诗囊。

我于门阑最晚出,瓣香致祷意则长。

如闻郡国事方殷,须起老手为平章。

待教卫武了相业,方许潞公归洛阳。

(0)

西征延平道中偶成

群羽斜飞欲刺空,谁能剪翼向笼中。

客程跋涉二千里,年纪侵寻五十翁。

酒有神通排磊块,书无灵圣困英雄。

相逢且说穷愁话,才入修门莫说穷。

(0)

生朝止客

白发苍颜五十三,北风不竞又来南。

宦情于我蜡来淡,世味从渠蜜样甘。

乌哺劬劳恩未报,雁行凄断痛何堪。

记生纵有一樽酒,忍与妻孥共醉酣。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