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番社杂咏二十四首》
《番社杂咏二十四首》全文
清 / 黄叔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红毛旧习篆成蜗,汉塾今闻近社皆。

谩说飞鸮难可化,泮林已见好音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景象。首句“红毛旧习篆成蜗”以“红毛”指代外来文化或族群,通过“篆成蜗”形象地展示了这种文化在本地逐渐生根、发展的过程,如同蜗牛缓慢而坚定地前进,暗示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次句“汉塾今闻近社皆”则转向了本土文化,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汉学教育已经普及到了各个社区,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复兴。这里的“汉塾”特指传授儒家经典和传统学问的学校或场所,“近社皆”则强调了这种教育的普遍性和深入性。

后两句“谩说飞鸮难可化,泮林已见好音怀”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一句“飞鸮难可化”可能暗喻外来文化或观念的难以融入或改变,但紧接着的“泮林已见好音怀”则展示了实际上,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文化的交流,外来文化已经在本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甚至被人们所接纳和欣赏。这里“泮林”可能象征着文化交汇的场所,而“好音怀”则表达了对这种文化融合的美好期待和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与共存的和谐场景,体现了作者对于多元文化共生状态的赞美和向往。

作者介绍

黄叔璥
朝代:清

黄叔璥(1680年-1758年),字玉圃,号笃斋,清顺天大兴金墩人(即北京市境内孙公园金墩万卷楼)。孙公园位于今和平门外琉璃厂以西,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天府广记》作者孙承泽的私家花园。此园占地达数亩,东边止于今南新华街路西(李铁拐斜街就在其路东)园内建有“万卷楼”上下共14间,存放孙承泽的私人藏书。万卷楼的对面庭院里有“研山堂”1709年(清康熙48年)进士,1722年成为首任台湾巡察御史。 黄叔璥生于北京,卒于北京,宦海沉浮中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猜你喜欢

村居

芦白枫丹照绿蘋,粘天波浪自粼粼。

愁知日月催双鬓,贫觉妻孥绊一身。

诗卷行吟书甲子,熏炉匡坐守庚申。

南山当户明如髻,上对年年似故人。

(0)

勺庭示诸生·其一

瞽人入坎窞,援之出平康。

棘刺当孔道,挥之行路傍。

举手非为劳,举口能为良。

大言遗珠玉,小言效秕糠。

天地待弥缝,岂必圣与王。

(0)

桃林坪

阴崖风雨泻回湍,一朵芙蓉不可探。

流水断桥缘石过,野花随意倚晴岚。

(0)

宣华苑

共醉宣华苑,嘉王好酒悲。

韩昭方用事,涕泪莫空垂。

(0)

送冯文子南旋·其三

蕙带束奚囊,飘然向草堂。

近窗惟药灶,比舍即渔庄。

细雨沾苔滑,高云覆院凉。

几年栖隐地,松菊未全荒。

(0)

和韩秋怀诗·其四

我心一何洁,清冷如冬凌。

我足亦何蹇,痴钝如寒蝇。

洁既污莫合,蹇亦捷所憎。

田园聊自息,攀林坐石棱。

鸟倦常依树,鱼潜不窥罾。

杜门不复出,清时养无能。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