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露凄然湿敝袍,夜凉极目向平皋。
风吹白雁一行去,月与青天万古高。
岳气如虹嘘北斗,河声挟梦走南涛。
楼台杨柳人孤影,几度停砧盼大刀。
野露凄然湿敝袍,夜凉极目向平皋。
风吹白雁一行去,月与青天万古高。
岳气如虹嘘北斗,河声挟梦走南涛。
楼台杨柳人孤影,几度停砧盼大刀。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车行于旷野之中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下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慨。
首联“野露凄然湿敝袍,夜凉极目向平皋”,开篇即渲染出秋夜的凉意与荒野的寂寥。露水在夜晚的寒风中凝结,打湿了破旧的衣袍,而诗人却独自站立,目光望向平坦的田野,透露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情感。
颔联“风吹白雁一行去,月与青天万古高”,通过风吹白雁的动态,与静谧的月光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壮美。白雁在风中飞翔,月光洒满苍穹,两者相映成趣,赋予画面以动态与深度。
颈联“岳气如虹嘘北斗,河声挟梦走南涛”,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山岳、河流与天空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山岳之气如同彩虹般横跨天际,与北斗星遥相呼应;河水奔腾,仿佛带着梦境般的波澜,流向遥远的南方。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蕴含着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向往与探索。
尾联“楼台杨柳人孤影,几度停砧盼大刀”,将视角拉回人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楼台、杨柳与孤单的人影构成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期待。几度停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大刀则可能暗喻着某种使命或责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在孤独中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