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平原动鼓鼙,弓鸣风劲塞云低。
汉家营垒沿山后,秦郡川原尽陇西。
征调频年忧戍士,逃亡□计复蒸黎。
徘徊险阻谁为守,花马池边落日迷。
秋入平原动鼓鼙,弓鸣风劲塞云低。
汉家营垒沿山后,秦郡川原尽陇西。
征调频年忧戍士,逃亡□计复蒸黎。
徘徊险阻谁为守,花马池边落日迷。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壮丽与悲凉,以“秋入平原动鼓鼙”开篇,渲染出战场的紧张气氛。接着,“弓鸣风劲塞云低”一句,通过弓弦的鸣响和强劲的风力,进一步强化了战场的肃杀之气。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军事活动相结合,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
“汉家营垒沿山后,秦郡川原尽陇西”两句,不仅描绘了边疆的地理特征,也暗示了历史的延续与变迁。汉家的营垒沿着山脉蜿蜒,秦郡的川原则延伸至陇西,时空交错,历史的痕迹在边疆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征调频年忧戍士,逃亡□计复蒸黎”揭示了边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频繁的征调让戍士们饱受忧患,而逃亡的计策又使得百姓陷入困境。这两句反映了战争给边疆地区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徘徊险阻谁为守,花马池边落日迷”表达了对边疆守卫者的深深敬意和对边疆安全的忧虑。在险峻的地形中,谁来守护这片土地?花马池边,夕阳西下,一切都显得那么迷茫。这不仅是对边防战士的赞美,也是对边疆安全的深刻关切。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边疆壮丽景色的描绘,也有对战争残酷现实的反思,以及对边防战士的崇高敬意,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正轻阴、做来寒食,落花飞絮时候。
踏青队队嬉游侣,只我伤心偏有。休回首。
新添得、一堆黄土垂杨后。风吹雨溜。
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著也眉皱。
十年事,此意买丝难绣。愁容酒罢微逗。
从今纵到岐王宅,一任舞衣轻斗。君知否。
两三日、春衫为汝重重透。啼多人瘦。
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