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高回乘月寻僧》
《登高回乘月寻僧》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

高缁寂寂不相问,醉客无端入定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gāohuíchéngyuèxúnsēng
táng / dàishūlún

chābìnzhūláiwèijìngòngsuímíngyuèxiàshāduī

gāoxiāngwènzuìduāndìnglái

翻译
茱萸插在发间还没摘完,我们一起沿着明亮月光下的沙丘漫步。
高僧静默无声,彼此不交谈,醉酒之人不知为何突然进入了禅定状态。
注释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佩戴,象征长寿和避邪。
明月:明亮的月亮,通常代表团圆和美好的寓意。
沙堆:沙漠或海滩上的沙丘。
高缁:指身着深色僧袍的高僧。
寂寂:形容寂静无声。
醉客:喝醉的人。
无端:没有缘由地,忽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明月下独自登山探访僧人的情景。"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宁。"高缁寂寂不相问"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淡泊的情感,诗人和僧人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交流,但这种沉默却包含了一种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醉客无端入定来"一句,通过对比醉酒之人的状态来形容僧人的禅定,既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境界的仰慕,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某种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意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立春前一日雪·其一

入冬妍暖几兼旬,明日银幡岁又新。

绝意六花无复腊,等閒一尺不胜春。

老天咳唾何难事,瘦地耕锄亦幸民。

径就梅梢嚼清冷,相如渴肺久生尘。

(0)

不寐·其二

不寐何为者,閒人最号忙。

酿方传得法,诗未足成章。

药草霜多损,寒蔬雨半荒。

幸无天下责,夔卨在岩廊。

(0)

燥溪晓行

旅宿殊难稳,宵征敢告劳。

三声鸡未动,五丈月犹高。

险路纡羸马,寒飙穴敝袍。

枯林影中过,恐或有梅梢。

(0)

送陈子振池州学正

闻说池阳郡,初能曲突虞。

学官如旧否,文选尚存无。

鱼蟹江淮聚,桑麻雨露腴。

物平仍酒贱,时佩翠微壶。

(0)

松鹤词

千桃李之秾华兮不如我之孤松,彼眩三春之朝露兮我专一丘壑之风,听此以洗耳兮又何有乎牛斗之聪。

百莺啼兮万蝶舞,不如我独鹤兮缡褷其羽,顾月池之在地兮各以影而自侣。

九转砂成兮鹤顶同丹,我鬓不凋兮松鬣长青,何十八公之为梦兮胎仙夜鸣醉魂醒。

亦贞其心兮亦癯其形,与我作朋兮俱千龄。

(0)

记火

吾州斗大城,辛丑爇于火。

予时年十五,天地一蜾蠃。

窜身城北门,尚忆双髻鬌。

秋暑七月半,汹涌沸炎堁。

日午饥无食,枝头得梨果。

不谓心尚孩,析薪未克荷。

先君儒起家,负冤踣奔播。

赭垣获苟免,小宅亦云颇。

先祖之旧居,竟弗脱此祸。

二三叔父家,赀产素不夥。

焚如既已酷,生理各坎轲。

老者渐丧亡,赖尝教敕我。

田屋悉破散,江湖走一舸。

掇科扬历久,身幸青紫裹。

中年营一区,稍于己意可。

紫阳正面南,乌聊在其左。

前荣艺花木,后圃莳菜蓏。

军兴盗贼起,万卷破甑堕。

乙未九月灾,天特赦么么。

岿然七十翁,吾其理归柁。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