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杂兴六首·其五》
《冬日杂兴六首·其五》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南壁苍崖壮,穷冬井落閒。

风声先老树,日色避诸山。

落雁饥相向,啼乌夕自还。

微微寒月影,蓬户已深关。

(0)
注释
南壁:峭壁在南方。
苍崖:青黑色的悬崖。
壮:雄壮。
穷冬:严冬。
井落:村落。
閒:闲静。
风声:风的声音。
老树:老而粗大的树。
日色:阳光。
避:避开。
诸山:众多的山。
落雁:南飞的大雁。
饥相向:因饥饿而相互靠近。
啼乌:啼叫的乌鸦。
夕:傍晚。
还:返回。
微微:微弱。
寒月:寒冷的月亮。
影:影子。
蓬户:简陋的房屋。
深关:紧紧关闭。
翻译
南边的峭壁雄壮无比,寒冬时节村庄显得宁静闲适。
风声在老树间回荡,阳光被群山遮挡未能照耀。
落单的大雁饥饿相依,乌鸦傍晚时分独自归巢。
微弱的寒月映照下,简陋的门窗已经紧紧关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的山村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寂静与孤独的情感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听觉和视觉的对比,以“风声先老树”表达秋风在枯叶中沙沙作响,而“日色避诸山”则是太阳光线被高耸的山峦遮挡,显得分外冷清。

“落雁饥相向”一句,通过饥饿的大雁相互靠近的情形,强化了冬日荒凉与生命艰辛的感觉。而“啼乌夕自还”则描绘出晚上归巢的乌鸦,似乎在寻找它们的庇护之所。

最后两句,“微微寒月影”和“蓬户已深关”,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幽静与封闭的氛围。寒冷的月光投射在地面上,而荒废的茅屋(蓬户)已经被深深的山谷所环绕,似乎将时间与世俗隔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物的细致描摹,展现了一个隐逸者在寒冷寂静中寻找内心平和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题鲍栗之通判所藏四景牛·其二

山檞叶如斗,负此大石傍。

牸兮喘何急,徙倚南风凉。

子牛卧弗起,似恋青草长。

安得伴樵牧,留连至斜阳。

(0)

苦雨漫兴·其一

久病朝籍未通名,雨窗且得卧天明。

御街石路光凌乱,坐想诸公把滑行。

(0)

白云深处为天台赵时晖赋

幽人卜筑嫌山浅,直入云山十二重。

傍岸野樵多失路,隔林溪碓远闻舂。

衣裳露宿岚光冷,书画晴蒸海气浓。

极目为君思雁荡,烂银舒卷正溶溶。

(0)

题陈宪章梅花

燕南雪花大如掌,点缀枯槎夜深响。

怅然忽思羌笛声,恨不西湖拨双桨。

赵君喜走江南村,晓持写真来扣门。

小堂虚白凛相对,便觉生意回孤根。

朔风飘萧天色冷,的是当时湖上景。

摩挲欲扫树间苔,舒卷愁翻月中影。

君家仙子真风流,一醉曾赊紫绮裘。

罗浮山下作春梦,素娥执手增离忧。

闻君跨马山阳去,驿路还应得奇遇。

逢人寄取折枝来,莫忘西斋赋诗处。

(0)

挽吴元玉

去年憔悴见京城,犹自题诗送我行。

多酒未能无疾病,一郎何竟了功名。

秖今孝义存人口,更后声光重墓铭。

走拜无因致双泪,千峰落日大江横。

(0)

谢程篁墩赠龙尾砚

篁墩品砚歙居右,雅称先生翰墨手。

先生与砚俱歙产,眉子罗纹誇富有。

椟中种种自怀玉,能割一爱到石叟。

自嫌隅处小有病,临出摩挲要难授。

我云先生岂无药,庸贲一铭如砭灸。

冁然捉笔从背书,石上煌煌丽星斗。

头巾折角与人传,此砚因铭名亦久。

尚怜龙尾是奇材,东坡何以嘲牛后。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