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
《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昔年尝羡任夫子,卜居新息临淮水。

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

竹陂雁起天为黑,桐柏烟横山半紫。

知君坐受儿女困,悔不先归弄清泚。

尘埃我亦失收身,此行蹭蹬尤可鄙。

寄食方将依白足,附书未免烦黄耳。

往虽不及来有年,诏恩倘许归田里。

却下关山入蔡州,为买乌犍三百尾。

(0)
注释
昔年:从前。
任夫子:指任姓隐士。
卜居:选择居住地。
新息:地名,在今河南息县。
淮水:河流名,流经安徽、河南。
怪君:责怪你。
尘埃:比喻世俗纷扰。
蹭蹬:困顿,不得志。
白足:僧侣。
黄耳:古代传信的黄犬。
归田里:回归田园生活。
乌犍:黑色的牛,古代用于祭祀或耕作。
翻译
从前我曾羡慕任先生,选择新息居住在淮水边。
惊讶你竟会忘记故乡,稻米丰饶鱼肥景色宜人确实美。
竹林池塘中大雁起飞,天空因此变黑;桐柏山上烟雾缭绕,半山腰处紫气蒸腾。
知道你被家庭琐事牵累,我后悔没早点回来享受这清静。
如今我也深陷尘世,这次行程艰难,实在可耻。
寄人篱下,我将依靠僧侣生活,写信还得麻烦使者传递。
虽然过去未能如愿,但希望未来能获准回归田园。
离开关山进入蔡州,我打算买三百尾乌犍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昔年羡慕朋友任夫子在新息临淮水边的生活,现在却觉得自己忘记了故乡的美好。这首诗中,“稻熟鱼肥信清美”一句,通过对农产品和水产丰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自然资源的赞美。同时,“竹陂雁起天为黑,桐柏烟横山半紫”则是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示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

诗中“知君坐受儿女困,悔不先归弄清泚”一句,透露出一种生活在城市中的繁忙与辛劳,以及对家乡简单生活的怀念。接着,“尘埃我亦失收身,此行蹭蹬尤可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

最后几句“寄食方将依白足,附书未免烦黄耳。往虽不及来有年,诏恩倘许归田里。”显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以及通过书信与朋友交流的愿望。全诗以对故乡的深情和自我处境的反思为主线,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充满情感色彩的意境。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苏轼的才华,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乡愁主题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春灯曲·其二

过虑东风禁夜城,春光不满少年情。

拉将三五横街去,仄调边阑小鼓声。

(0)

闺情·其二

红日低沉复上天,月光破缺又生圆。

如何一去无消息,惟见楼头柳树烟。

(0)

寄送当路

野人耳里久闻名,况有良朋每道情。

正拟朝昏频请教,又逢车马动行旌。

高山昨夜遥同月,流水深秋近隔城。

不羡古人誇半面,梦魂相见即平生。

(0)

丁亥初春重游甘竹中途留宿岑六

涉草露犹湿,开林风尚寒。

依然前日路,春色不同看。

隔岸江声远,荒村夕照残。

忙投故人宿,沽酒暂为欢。

(0)

送岑克图刈稻东安

问子去何边,清江欲放船。

言从西岸口,遥指东安田。

里社千年圣,农桑五亩贤。

有怀沮溺传,期共犁云烟。

(0)

石公房罗中谦至

竹院茶初熟,虚堂客正宜。

老僧出定后,居士得閒时。

树影圆清昼,墙光漾绿池。

几时东海去,一试把情移。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