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祭连驰道,宸仪出殡宫。
旌幡萦晓露,笳鼓咽悲风。
雨泣千官送,云奔万国同。
丹心随笼水,先到裕陵东。
祖祭连驰道,宸仪出殡宫。
旌幡萦晓露,笳鼓咽悲风。
雨泣千官送,云奔万国同。
丹心随笼水,先到裕陵东。
这首挽诗描绘了宋神宗皇帝去世后,朝廷与全国哀悼的情景。首句“祖祭连驰道”,写出了皇帝去世后,祖庙祭典与驰道相连,象征着皇权的传承与哀思的传递。接着,“宸仪出殡宫”一句,以“宸仪”指代皇帝的仪容,表达了对皇帝逝世的深切哀悼。
“旌幡萦晓露,笳鼓咽悲风”两句,通过描绘早晨露水中的旗帜和悲凉的笳鼓声,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伤的氛围,形象地表现了哀悼的场景。而“雨泣千官送,云奔万国同”则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规模与情感的共鸣,千官泪如雨下,云层汇聚,仿佛整个国家都在共同哀悼。
最后,“丹心随笼水,先到裕陵东”一句,以“丹心”比喻忠贞不渝的情感,暗示着皇帝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将随着水流传至裕陵,象征着皇帝的精神永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逝去君主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悠悠返行舟,异乡非我居。
兴尽复来归,梦觉心于于。
我非汗漫游,何必穷海隅。
归心逐去鸟,风波阻脩途。
不比鸱夷子,扁舟向五湖。
旧宅有松菊,秋色未萧疏。
西城薄有穫,无劳事赢馀。
开樽会邻曲,幽乐当何如。
岁华倏云暮,空山响寒泉。
与君阔别来,莫遂同话言。
霜菊既云谢,松桂亦已繁。
四时更代易,气运良无愆。
齐君一何谬,凄然泣牛山。
遂令偷生者,乃欲鍊九还。
我久远尘俗,肯使虚名缠。
及时须行乐,何必穷百年。
知非勿惮改,见善宜速迁。
一盛还一衰,物理固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