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州王氏林亭》
《汉州王氏林亭》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短彴疏篱入野扃,竹烟松露满襟清。

奔湍激险飞寒响,弱蔓穿深挂晚英。

惜去更观曾画壁,记来重注旧题名。

门前便是红尘道,谁肯同过洗俗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ànzhōuwángshìlíntíng
sòng / wéntóng

duǎnzhuóshūjiōngzhúyānsōngmǎnjīnqīng

bēntuānxiǎnfēihánxiǎngruòmàn穿chuānshēnguàwǎnyīng

gèngguāncénghuàláizhòngzhùjiùmíng

ménqián便biànshìhóngchéndàoshuíkěntóngguòyīng

注释
短彴:简陋的小桥。
疏篱:稀疏的篱笆。
野扃:野外的门扉。
竹烟:竹林雾气。
松露:松树上的露珠。
满襟清:充满衣襟的清新。
奔湍:急流。
激险:湍急。
飞寒响:发出寒冷的声音。
弱蔓:纤细的藤蔓。
晚英:傍晚的花朵。
惜去:怀念离去。
曾画壁:过去的壁画。
记来:重提。
旧题名:旧日题写的名字。
红尘道:繁华的红尘之路。
洗俗缨:洗净世俗的尘埃。
翻译
简陋的小桥穿过稀疏的篱笆进入野外,竹林雾气和松露的清香充满衣襟。
急流湍急,发出寒冷的声音,纤细的藤蔓深入深处,挂着傍晚的花朵。
怀念离去时曾见过的壁画,重提旧日题写的名字。
门前就是繁华的红尘之路,谁能一起走过,洗净世俗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与不屑。开篇“短彴疏篱入野扃”,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给人一种恬静自然的感觉。而后“竹烟松露满襟清”则更深化了这一氛围,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清新的空气。

紧接着,“奔湍激险飞寒响”,景象转换为山涧流水,声势雄伟,形成与前半部分的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更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起伏。“弱蔓穿深挂晚英”则又回归到柔和细腻的描写之中,这里的“晚英”或许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事物的凋零。

诗人的情感在“惜去更观曾画壁,记来重注旧题名”这两句中得到释放。诗人对于过往的美好不忘怀,对于历史的印记充满敬意。这既表达了对过去的缅怀,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和文化的尊崇。

最后,“门前便是红尘道,谁肯同过洗俗缨”则显露出诗人的超脱之心。这里的“红尘道”象征着世间的喧嚣与纷争,而诗人却选择了远离这些,寻找一条清净之路。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展现,也是对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情感回忆的交织,构建了一幅诗人内心世界的图景。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于过往与传统的深切怀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荆溪

乱水声中系艇斜,月寒沽酒扣谁家。

仙源咫尺不知处,红叶吹来如落花。

(0)

秣陵送李茂才

一雨绿千里,楚山如近人。

留君君掉首,何处秣陵春。

(0)

和陈伯孺西湖十咏二首·其一

偶向武林游,曾于天竺住。

明日欲离山,晴霞故变雨。

(0)

劳劳亭送客

劳劳亭下路东西,翻遣行人到此迷。

山鸟似经离别过,至今不敢尽情啼。

(0)

泊舟大湘

停棹投渔火,人烟自一区。

远行衔月浅,隔水度营孤。

夕露无声坠,寒猿有泪呼。

临流归梦促,安得涉江湖。

(0)

再遇汪景纯

金陵乐府杜秋娘,宛转新声隐洞房。

林木尽飞江水咽,那教人听不回肠。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